青海印發金融助企紓困26項政策舉措
中新網西寧5月8日電(祁增蓓)記者8日從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獲悉,日前,該行制定印發了《青海省金融助企紓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保持信貸總量穩步增長、加強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優化信貸結構等5個方面,提出加強金融服務、加大對青海省受疫情影響困難行業、企業和人群的金融支持力度的26項政策舉措。
據悉,該省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確保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流動性合理充裕。今年以來,通過再貸款、再貼現、碳減排支持工具累計為金融機構提供資金84.7億元;通過落實人民銀行總行降準政策,累計釋放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長期資金約4.3億元;調增全省支小支農再貸款額度24.1億元,特別是疫情防控以來,及時調增防疫地區再貼現2.8億元。
為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措施》強調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圍繞貸款利率、支付手續費等多方面發力,落實減費讓利政策措施,推動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進一步向實體經濟讓利。
針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困難的行業、企業和人群,《措施》則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適當下調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全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重點圍繞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行業、企業和人群,主動跟進和有效滿足住宿餐飲、文化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融資需求,開通“綠色通道”,優化信貸審批流程,提供靈活便捷金融服務。
同時,《措施》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主動辦理貸款延期,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和個人貸款,通過合理延后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或調整還款計劃等方式,支持實體經濟渡過難關。
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信貸需求,《措施》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啟動快速審批通道,結合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服務非接觸特點,發放信用貸款、供應鏈融資等,豐富多層次信貸產品供給;強化科技賦能,積極運用“青信融”等線上服務平臺,精準對接困難企業融資需求;鼓勵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開發并持續完善無還本續貸等貸款產品,合理設置貸款期限,更好滿足疫情防控期間困難行業企業的融資需求。
在支持企業跨境融資方面,《措施》指出可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數字外管”平臺線上或者郵寄等非接觸方式進行外債登記辦理。企業因特殊情況無法按期收匯且無外匯資金用于償還具有貿易出口背景的國內外匯貸款,貸款銀行可按規定為企業辦理購匯償還手續。
據記者了解,截至3月末,青海省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929.2億元,同比增長4.8%。自本次疫情以來,青海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累計新發放貸款110.9億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