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難上門,家政公司有點急
與其他行業不同,家政服務人員必須進家入戶才能提供相關服務,疫情之下行業復工之路尤其艱難
【疫情沖擊下,中小企業有何自救良方】阿姨難上門,家政公司有點急
本報記者 黃洪濤
閱讀提示
疫情的出現讓家政行業陷入了寒冬, 逆境之下,一些家政公司通過線上培訓、“云簽約”等形式“苦練內功”,這讓疫情下的家政市場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景。
最近一段時間,南京快易潔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寧忙得不可開交。
他正計劃著開辦家政服務員培訓班,希望盡快把公司因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家政工必須要進家入戶才能提供服務,肯定會與人接觸,但在無法入戶、無法外出等重重困難之下,復工之路并不順利。”在夏寧看來,近年來,家政服務業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但在疫情沖擊之下,家政服務業需求供給兩面受困,持續面臨需求疲軟、成本劇增、人員流失、預期減弱等難題。
記者采訪中發現,疫情沖擊下,家政阿姨難上門的現實難題讓整個家政服務業的發展頻生變數,很多企業不得不面對“員工還在,客戶沒了;房租還在,店鋪關了”的窘境,如果想要“活下去”,家政企業不能只是“干著急”。
業務增長勢頭明顯放緩
今年49歲的高阿姨是快易潔家政公司的一名保潔工。以前,她一天要為4個客戶提供總計8個小時的保潔服務。受疫情影響,現在,高阿姨只是上午外出工作,其他時間段全空下來了。
“現在每次去客戶家,都要嚴格遵守社區的防控規定,提供蘇康碼、行程碼等,并且全程佩戴口罩,工作要求更高了,我們能理解。”高阿姨說。
快易潔家政公司門店經理廖廣麗告訴記者,由于保潔工需要上門服務且流動性較大,很多客戶不敢輕易讓保潔工上門,家政公司這部分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
“相比之下,保姆、月嫂的流動性較小,進入客戶家里后就與客戶共同生活起居,一起進行居家防護,公司這部分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小。”廖廣麗說。
記者了解到,快易潔家政公司成立于2001年,和市面上大多數小型家政公司相比,公司現金流相對充足,抗風險能力更強,然而近三年,受疫情沖擊,公司業務增長勢頭也明顯放緩。
“疫情發生后,公司的業務時斷時續,處于虧損狀態,只能靠吃老本勉強維持下去。”南京家人生活家政服務公司創辦人姜勁松認為,疫情的出現讓家政服務行業陷入了寒冬,與其他行業不同,必須提供接觸式服務的家政服務業復工之路尤其艱難。
“苦練內功”為復工做準備
記者采訪中發現,面對疫情,一些家政公司通過線上培訓、“云簽約”等多種形式“苦練內功”,這讓疫情下的家政市場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景。
“家政工流動性大,很多都是新手,不培訓就沒法上崗。”夏寧告訴記者,快易潔家政公司在南京、揚州開設有3所家政服務培訓機構,但由于近期疫情頻發,培訓機構無奈停課。
“如果不能開展職業培訓,從業人員就會流失,相關業務就不能正常推進。”幾番思考之后,夏寧決定通過線上培訓,穩定家政工隊伍,提高家政服務員的綜合素質。“線上培訓只能隔著屏幕教學,講授家政服務的標準要求、操作要領,不能像線下一樣面對面進行指導,但這卻讓很多家政服務人員在疫情期間接受到系統培訓,為疫情后的復工做好準備。”
姜勁松說,眼下,南京家人生活家政服務公司也在扎實開展職工技能培訓,開拓業務和市場。“疫情下不能開工,我們就利用這段時間把公司的規章制度、服務標準等做細做實。”
此外,一些家政公司還推出“云簽約”服務,客戶、家政服務人員、中介三方在線簽訂服務協議。
“選擇線上簽單的基本都是老客戶,新客戶一般不會在疫情期間提前下單。”夏寧告訴記者,采用“云簽約”的形式主要是為了防止老客戶流失,穩定客戶源。
“危”中尋“機”
“疫情給家政服務業造成的沖擊很大,但危機中往往蘊藏機遇。”南京市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夏愛蘭認為,家政服務業仍是朝陽行業,企業應該堅定信心,蓄力轉型,“危”中尋“機”。
江蘇省財貿輕紡工會與江蘇省家庭服務業協會聯合推出的專題調研結果顯示,近年來,江蘇家政服務業發展迅速,目前注冊業務包含家政服務內容的市場主體數已突破3萬家,從業人員近60萬人,但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受過職業培訓的技能型家政服務員缺口較大。
“傳統模式下,保潔只做保潔、月嫂只做月嫂,一旦沒有相關業務的單子,人員就處空閑狀態。”夏愛蘭說,家政服務人員的共享共用是行業趨勢,這對員工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一名家政服務員能掌握兩門技能,在市場上必然更吃香,這也為家政公司如何更好培養員工指明了方向。
去年11月,江蘇省家庭服務業協會發布《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建設規范》,這是全國首個省級員工制家政企業建設規范性團體標準,旨在加快推動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建設,切實保障家政服務企業、員工和消費者三方的合法權益。
夏愛蘭告訴記者,目前家政公司多采用中介制,但這種模式弊端凸顯,人員流動性大且勞動關系復雜,不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一些地方正在積極推行員工制,這有利于企業穩定員工隊伍,但也會導致成本上升,能否采用這種模式更多應考慮企業實際情況,不可一蹴而就。”
江蘇省財貿輕紡工會副主任苗劍東認為,“疫情的出現讓更多行業從業者認識到,長遠來看,推行員工制將是家政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途徑。”
夏寧注意到,眼下,一些“非剛需”的家政服務受疫情影響較大,但養老托育“一老一小”的市場需求仍然旺盛,并且對服務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家政企業應該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搶占市場,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