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藏品為何讓年輕人如此“上頭”
數字藏品為何讓年輕人如此“上頭”
有人說,萬物皆可“數字藏品”。
文物、門票、潮玩、盲盒、卡牌、藝術創作、攝影作品、表情包……或許都可以制作成數字藏品。每一個組合都是一種新的創造,每一個設計都閃爍著青春靈感的光芒。6月6日,“航天青年數字徽章”上線即秒空,彰顯了廣大青年對中國航天以及數字藏品的熱情。
數字藏品的主要玩家是90后、95后,它為何能讓年輕人如此“上頭”?90后數字藏品玩家周冠辰說,這些藏品多是文物IP、文創IP,有滿滿的回憶感,特別是數字藏品限量版,稀缺性能進一步激起童年回憶。
“長大后想做什么?”很多人小時候的回答是“成為一名航天員”“成為一位藝術家”……對于藝術世界的好奇心,對于未知之境的探索欲,想與太陽“肩并肩”的豪情壯志,都曾令人們對這些職業心生向往。
現在,在元宇宙世界里,這種想法有望通過數字藏品這一新的產品形態成為現實。
在中國青年報社“豹豹青春宇宙”數字藏品平臺,一個年輕人獲得了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神箭”青年突擊隊同款的數字徽章,這位年輕人感慨自己仿佛成了他們中的一員。
這枚“航天青年數字徽章”,由中國青年報社和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聯合推出,藏品設計采取了金屬質感組合徽章的形式,設計元素上融合了航天員、星空、地球、中青報經典版面、航天局官方卡通形象“航小夢”以及中青報官方卡通形象“青小豹”等元素,呈現了祖國的航天事業和中國青年的星辰大海之旅。
6月6日上線的另一套藏品,是4幅中國傳統的木版年畫。透過一張張木版年畫,年輕人可以回望歷史,觸摸傳統。中華傳統文化中對成長的期待、對夢想的憧憬、對生活的熱愛,都融在了這方寸之間。非遺技藝也在元宇宙世界里煥發出新的生機,4位非遺傳承人借數字藏品祝愿全國的高考考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6月9日即將在平臺上線的數字藏品《琴棋書畫——銅鏡里的生活雅趣》,原型來自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古銅鏡,這些銅鏡分別鑄有以“琴棋書畫”為主題的紋飾和圖案,制作精美,美中見雅,妙趣橫生。這套藏品旨在通過分享銅鏡文物故事,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千年前古人的生活雅趣,穿越歷史,照見古今,藏品也具有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致敬之意。
周冠辰是一位收藏愛好者,也是一位旅行愛好者。他舉例說,“比如去一個地方旅行,風景看了也就看了,拍了照片,買了紀念品,但數字藏品的寓意和價值遠超過紀念品。數字藏品有唯一的編號,將限量版收入囊中,很有成就感。同時在這些藏品基礎上繼續創造,繼續賦予其新的意義,奧妙無窮。”
未來已來,貼近青年、融入青年、服務青年,中國青年報社“豹豹青春宇宙”數字藏品平臺正在打造文化消費新場景和新體驗,探索文化數字化的更多可能。該平臺也將攜手更多青年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打造獨屬于自己的數字藏品,讓夢想以另一種方式變為現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牟昊琨 楊月 安俐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