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為教學訓練注入海味、戰味“紅十字方隊”走向遠海“深藍”

      發布時間:2022-06-17 11:13:00來源: 科技日報

        為教學訓練注入海味、戰味“紅十字方隊”走向遠海“深藍”

        海軍軍醫大學全校官兵積極融入海軍、主動建功海疆,演兵場轉到浩瀚大洋,新成果應用于艦艇官兵,會診室連接至遠海島礁。轉隸5年來,該校已經實現從當年的“紅十字方隊”到新時代“深藍衛勤軍”的全面轉型!

        ◎王澤鋒 本報記者 張 強

        初夏,海軍軍醫大學的又一批任務隊員們從上海奔赴“海上”。他們或被派駐某試訓基地、或奔赴守礁部隊、或直抵某艦艇編隊,執行長達數月的衛勤保障任務。近5年來,執行任務的醫療隊員已輪換了數十個批次。

        記者了解到,上世紀90年代,在這所軍醫大學實地拍攝的電視劇《紅十字方隊》曾在全國熱播,掀起學子報考軍校的熱潮。2017年6月該校轉隸海軍,全校官兵積極融入海軍、主動建功海疆,演兵場轉到浩瀚大洋,新成果應用于艦艇官兵,會診室連接至遠海島礁。轉隸5年來,該校已經實現從當年的“紅十字方隊”到新時代“深藍衛勤軍”的全面轉型!

        為戰育人,教學訓練面向海上戰場

        這是一場以現代復雜海戰環境為背景的海上衛勤演練。

        風高浪急,戰況激烈,前方傷員源源不斷地后送至醫院船上。隨即,“軟組織火器傷”“海水浸泡傷”等科目訓練相繼開展,學員們在風浪顛簸中完成開放性血氣胸、顱腦損傷等常見戰創傷的艦上手術,流暢的戰救技能得到了考評組的肯定。

        海味十足的衛勤演練,只是該校“為戰育人”的一個縮影。

        布新局,開新篇。轉型重塑以來,該校新一屆黨委班子加快構建“備戰牽引、向海轉型、四基支撐、雙輪驅動”轉型發展新格局,并使之成為全校師生的奮斗目標。

        以實戰化、基地化教學轉型為契機,該校形成了“大一當兵鍛煉、大二航海實習、大三特色課目、大四部隊實踐、大五綜合演練”的學員全程軍事訓練體系。構建起軍事醫學實戰化特色課程體系,新開設13門、增加450學時的海軍醫學特色課程。在學科設置上,瞄準戰場需求進行了重新規劃,新設了特種作戰醫學、海軍航空生理心理學、海洋生物醫藥學等一系列軍事特色學科。

        除了把衛勤演練搬到海上,他們還把學員暑期實習和當兵鍛煉都搬到了海上艦上,為教學訓練注入海味、戰味。每年的軍事訓練月中,野外拉練駐訓、戰救技能夜訓、長距離武裝泅渡等一系列活動開展得熱火朝天,由本科學員組成的“勇士”“海狼”“戰救”3支突擊隊在校際軍事比武中屢獲佳績。

        著眼“曉于實戰”,師資隊伍更要過硬。近年來,不少具有參加和諧使命、遠洋護航、援鄂抗疫等任務經驗的教員走上講臺,結合“冒著熱氣”的實戰案例進行教學,讓培育打仗型人才的氛圍從“教之初”就濃郁起來。

        今年年初,該校軍事醫學專家主講的《艦艇輻射醫學防護》《島礁與艦船有害生物防控》《海軍常用針灸推拿技術》等精品課程,通過了上級立項的在線課程評審驗收。與此同時,這一系列精品課程還將通過軍事職業教育平臺上線,與海軍基層部隊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為兵服務,衛勤保障對接備戰一線

        翻開該校第二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黃海的工作記錄本,各種衛勤保障任務滿滿當當——2018年出海遠航執行“和諧使命”任務,2019年赴南海島礁執行衛勤保障任務,2020年赴武漢執行援鄂抗疫任務,2022年4月又啟程奔赴新的任務。

        近年來,像黃海這樣連年外出執行任務的官兵,在該校和附屬醫院并不少見,有的專家3年內在海上艦上的總天數超過700天,有的文職人員入職后就參加長遠航任務。如今,分批次執行各類任務已成為全校官兵的常態,每年在外執行任務的官兵人數超過600人次。

        著眼執行任務的新拓展,該校黨委帶領全校官兵扛起了使命重托——堅持海軍轉型建設拓展到哪里,衛勤保障就跟進到哪里;堅持海軍兵力部署運用到哪里,衛勤保障就前出到哪里;堅持應急應戰號令指向到哪里,衛勤保障就挺進到哪里。

        緊跟海軍轉型發展步伐,該校常態派駐精銳力量,常年執行“和諧使命”任務,隨和平方舟醫院船遠渡重洋播撒真情大愛,創下多項海外醫療服務新紀錄;圓滿完成海外駐訓、島礁換防、遠洋護航、援柬幫帶等重大衛勤保障任務;2020年初,依令派出2批次320名白衣戰士馳援武漢抗擊疫情,同年組織全軍首支援外專家組執行援緬抗疫任務,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深藍力量”。

        逆行出征,履行使命的例子不勝枚舉;走進基層,服務官兵的步履從未停歇。

        記者看到,組織一流專家深入一線部隊開展“健康海疆行”,已成為該校“為兵服務”的特色品牌。去年7月,他們組織院士專家醫療隊服務基層官兵12000余人次,向部隊贈送了20多萬元的藥品器械,將優質醫療服務覆蓋到海軍五大兵種。

        據該校領導介紹,他們還建立起了海軍疑難疾病會診中心,多次與護航編隊開展遠程會診,同時推進“中醫藥技術下潛艇”等項目與保障任務相結合,著力解決艦載機飛行員和潛艇艇員生理訓練、理療康復等問題,為新質戰斗力生成貢獻力量。

        為海而研,科技創新彰顯深藍特色

        今年春節前,中國工程院院士、該校著名消化內科專家李兆申在海疆巡診時,帶著自主研發的便攜式野戰內鏡,登上某艦實地檢驗新設備為官兵診療的效果。

        “一項科研攻關,至少解決一個戰場難題。”該校領導說。

        在研究部署新一輪科研發展規劃時,該校黨委“一班人”提出,要緊盯戰場急需、部隊急用、國家急備的重大需求,全面加快醫學科研攻關,既要凸顯創新的深藍辨識度,也要強化成果的戰場貢獻率。

        該校先后論證形成了“7大模塊”軍事醫學科研方向,將科研重心轉向海軍特種醫學、海上衛勤保障、遠海戰傷救治、深潛援潛救生等特色方向,在課題申報、成果轉化、職稱評審等方面向軍事類項目傾斜,從機制上不斷激發科研創新活力。

        2019年9月,兩名重度燒傷的戰士,從該校第一附屬醫院燒傷外科痊愈。著名燒傷外科專家夏照帆院士應用自主研發的“戰創傷精準創面管理技術”,成功為兩名燒傷面積達80%的重傷員植皮。當年年底,這項技術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評審專家認為,該課題“用創新力服務戰斗力”的導向十分鮮明。

        利用該校專家研制的新型潛艇艇員脫險裝具系統,艇員在試驗中90秒內快速上浮194.6米,一舉打破世界紀錄。此外,新研發的實兵交戰戰救訓練系統、潛用氣體分析儀、艦載機飛行員視覺專用檢測儀等9項成果已列裝部隊。

        記者注意到,在轉隸海軍5周年之際,這所軍醫大學交出一份亮眼榜單。

        “十三五”以來,該校總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6項。其中,獲得一等獎的海洋軍事醫學成果聚焦海上作戰傷病救治關鍵技術,從立項起就整合了海戰傷救治、航海醫學、生物防御等優勢學科力量,并由戰創傷救治經驗豐富的神經外科專家侯立軍教授牽頭攻關,攻克了海戰中顱腦致死性損傷的關鍵性技術難題。同時,成功舉辦了西太平洋海軍論壇醫學研討會,在部隊推廣9個軍隊特需藥品成果,聚焦深藍的創新之路越走越寬。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三卡视频|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天堂mv免费mv在线mv观看| 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 大量精子注入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国产思思99RE99在线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站| 亚洲免费电影网站| 中文乱码35页在线观看| 5g影院欧美成人免费| 色多网站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未删减在线|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一级毛片直接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免费播放|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 国语做受对白xxxxx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美女扒开裤子让男人桶视频| 欧美xxxxbbb|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littlesulaa小苏拉| 被黑人侵犯若妻中文字幕| 欧美一级做一级爱a做片性| 天天综合网天天做天天受|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