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A股公司沖刺GDR上市 10家選定瑞交所
本報記者 邢 萌
今年2月11日,證監會發布實施《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下稱“新規”)。至今5個月來,已有13家A股公司籌劃境外GDR(全球存托憑證)發行上市,且進展迅速。業界普遍預測,最快或于本月出現今年首個落地案例。
7月8日,兩家上市公司公告推進GDR發行上市的最新進展,其中明陽智能披露GDR招股說明書已獲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批準并刊發,健康元稱GDR相關議案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根據新規,滬深兩市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均可發行GDR,上市地有英國、瑞士、德國三地可選。結合上述13家A股公司來看,目前僅明陽智能選擇英國,10家選擇瑞士,其余2家未確定上市地。瑞士成為最熱門選擇。
上市公司融資新選擇
從公開信息來看,明陽智能GDR招股書獲境外監管機構批準,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遙,領先于其他公司。這也使業界對于月內GDR落地預期進一步提前。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從境外GDR發行上市進展來看,其余12家上市公司中,科達制造與格林美進展迅速,均于6月底公告GDR申請事宜獲證監會核準;樂普醫療和國軒高科的GDR申請處于證監會受理中;杉杉股份、方大炭素、健康元3家公司的GDR相關議案獲股東大會通過;其余公司也在積極推進中。
從既往情況來看,成功案例集中在倫交所。自2019年華泰證券打通滬倫通下GDR上市渠道后,中國太保等3家公司相繼成功,均選擇倫交所。對比來看,今年瑞交所成為境外GDR上市主要目的地。
瑞交所CEO迪塞爾霍夫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希望在瑞士市場融資的中國企業,瑞交所建立了一個專門的GDR上市和交易部門,這將有助于提高這些證券的流動性。
記者注意到,有公司終止定增、H股融資等計劃,選擇籌劃GDR發行上市。如6月底,巨星科技終止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同時啟動GDR境外發行上市籌備工作。
瑞銀證券全球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孫利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比于A股定增的八折底價,GDR最低的九折定價價格更高,也比現階段A股與H股間折讓更小,提高了融資效率。同時,GDR沒有H股IPO最低公眾流通股比(即最低發行比例)限制,避免大幅攤薄現有股東權益。
“與A股再融資、H股IPO相比,GDR融資具有審核時間短、可以和A股自由轉換、發行比例靈活等優勢,對于有拓寬公司國際融資渠道、國際化發展需要、提高全球品牌影響力等訴求的大型民營企業,發行GDR具有明顯優勢。”沙利文大中華區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陸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陸景進一步表示,GDR在整體發行時間上具有優勢。若境內外審核順利,GDR審核時間約為1個月到2個月,整體執行時間預計4個月到5個月。而A股定增從董事會預案到獲得批文通常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H股IPO一般需要6個月到8個月。
多家鋰電龍頭沖刺
今年沖刺境外GDR發行上市的隊伍中,鋰電龍頭企業尤為活躍。從行業分類來看,上述13家公司均來自制造業,電力設備行業(5家)公司最多,其中國軒高科、杉杉股份、欣旺達、格林美4家為鋰電細分行業龍頭公司。
孫利軍表示,在企業類型方面,主要集中在制造業,相信未來將拓展至更多行業,涌現出一些具有創新性或先進性的企業。“此外,ESG是越來越被關注的主題。希望發行人在ESG方面能夠有亮眼的地方,監管、投資者及市場對于綠色經濟或者符合ESG概念的企業會更加重視。”
從發行目的來看,鋰電企業競相加強國際化布局。如國軒高科表示,公司本次GDR發行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公司國際化產業布局,加快公司國際化戰略步伐;杉杉股份表示,公司將持續加大海外市場資源投入,建立面向全球市場的產品創新研發、生產和銷售體系,進一步提升公司全球競爭力。
“當前,鋰資源愈發重要,很多企業大力推進鋰電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鋰電產業跨國合作、跨界合作成為行業發展方向。優勢企業正在利用產業規模和資本優勢增強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以便在行業的確定性增長態勢中快速做大做強。”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