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鄉村振興“致富密碼”:讓農村“沉睡”資本醒過來
中新網重慶7月14日電 題:【在希望的田野上】重慶鄉村振興“致富密碼”:讓農村“沉睡”資本醒過來
作者 陳媛
寬闊平坦的街道,一幢幢嶄新排列的小洋樓錯落有致……“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看西部”網絡主題活動期間,記者走進重慶九龍坡區銅罐驛鎮英雄灣村,眼前一幅美麗鄉村的全新畫卷映入眼簾。
“我們正在探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英雄灣村駐村第一書記盧雪說,2021年,為盤活村莊閑置資源、壯大集體經濟、帶領村民增收致富,英雄灣村試點推進“一心四部”聯合社體系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產業有了,經濟活了,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英雄灣村位于城市近郊,村集體、村民可利用閑置農房較多。盤活這些閑置資源,需要建立好的模式。”銅罐驛鎮黨委書記邱方勇介紹,“一心”是指英雄灣村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對改革進行統籌指導;“四部”,指的是成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下設房宅合作部、土地合作部、信用合作部、消費合作部四個部門,分別負責農村房屋、土地、資金、消費等方面的具體改革。
分工有序,各司其職。以信用合作部為例,由村支兩委發起,鄉賢和老人帶頭,村民自愿參與,以信用合作為基礎,以土地流轉等收益權作為抵押品在村內部開展社員間資金互助,支持村民創業和生產生活,產生的收益歸村社及其成員共享。
68歲的村民劉祥超在村干部勸說下,去年以3000元入股,成為了信用合作部的長者社員,當年底便分到了300元的分紅收益。
“目前,英雄灣村通過這種模式,籌集了100萬元的股金,互助支持社員資金達90萬元。”說起改革成效,邱方勇如數家珍,盤活閑能方面,該鎮組織農民就近務工550人次,20人參與研學導師培訓計劃,10人參與鄉村經營;盤活閑地方面,流轉土地近2600余畝建設農業公園,積極推進20畝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盤活閑房方面,先后有35棟農房入社。
農民組織起來、資源集約起來、產權活化起來……一系列改革,讓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當地成功實現了“六金”富民:就業掙“薪金”、三權分置收“租金”、入股分“股金”、改革紅利獲“利金”、集體壯大享“福金”、帶頭示范得“獎金”。
“這樣的改革形式正在當地多個村莊進一步推廣。”重慶九龍坡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吳曉萍說,目前,該區有44個村已完成村級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確定股東13萬余人。下一步,當地將繼續抓好大英雄灣片區農業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做好“一心四部聯合社鄉村組織體系”營運,并積極籌備建立村級農村集體經濟市場化平臺,深化改革成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