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治理水土流失,黃河流域在行動

      發布時間:2022-08-02 10:36:00來源: 科技日報

        【防治水土流失 建設美麗家園②】

        最新發布的《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0年)》顯示,經過多年治理,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實現“雙下降”,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水土流失嚴重的狀況明顯好轉。黃河流經的省市紛紛打好水土流失控增、減量、降級“組合拳”,一個個讓山河披綠的故事正在上演。

        盛夏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處處天藍水清,梯田如畫。誰能想到,這里多年前曾是另一幅景象,當地老百姓曾把這里說成是:“山是和尚頭,缺水如缺油,風吹黃土走,大雨滿山流。”

        作為黃河流經地區,寧夏之變是黃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一個縮影。

        今年年初,最新發布的《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0年)》顯示,經過多年治理,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實現“雙下降”,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水土流失嚴重的狀況明顯好轉。

        根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以下簡稱規劃區)范圍為黃河干支流流經的9省區451個縣級行政區,面積為133萬平方公里。而水土流失依然是規劃區現階段面臨的重要生態問題。

        如何加強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沿黃各省區市又有哪些新變化?7月底,科技日報記者深入寧夏、內蒙古、陜西等省區進行了采訪。

        以科技之力擦亮“黃河明珠”

        在寧夏固原市市民張勇革的記憶中,20世紀70年代,每次下過暴雨,山坡上的柴柴草草就會被沖下來,鄉親們把柴草打撈曬干后,用來燒火。這從側面反映出當地水土流失之嚴重。

        寧夏地處我國北方防沙帶、絲綢之路生態防護帶和黃土高原—川滇生態修復帶“三帶”交匯點,干旱少雨,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省區之一。除引黃灌區外,寧夏北部風蝕,南部水蝕,南部山區尤為嚴重。

        對付水土流失,寧夏大學教授張維江擁有“武器”。

        7月8日,寧夏重點研發計劃重大(重點)項目“寧南山區生態恢復與水資源潛力開發研究與示范”順利通過寧夏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張維江是項目負責人。

        從1985年開始,張維江圍繞寧南山區生態恢復、水土流失防治及水土保持工程理論與技術、水資源開發及高效利用技術與理論等問題,先后在彭陽、西吉、隆德、涇源、原州區以及鹽池、同心等縣區開展多項研究與示范。此次通過驗收的項目,重點研究的就是寧南山區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中水源涵養功能提升、水資源潛力挖掘和水資源高效利用的關鍵技術和方法。

        這樣的研究,是寧夏科技管理部門“關照”的重點。

        近年來,寧夏持之以恒治理水土流失,大力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坡改梯和淤地壩建設,南部山區探索出“山頂封山育林、山坡荒山造林、山腳退耕還林、山村生態移民”的治理方式,形成了“工程引水、水庫蓄水、地窖存水、智能節水、生態養水”的水生態建設模式,蓄水保土功能顯著增強。

        局部小氣候的改善,使寧夏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不斷向北推移。“十三五”期間,寧夏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370平方公里,實施重點預防保護面積5200平方公里。一個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的“黃河明珠”,正在逐步綻放出越來越耀眼的光彩。

        施展“組合拳”打造生態屏障

        從地圖上看,黃河流經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度有843.5公里,流域面積15.2萬平方公里,是黃河全長的六分之一,沿線有草原、濕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種地貌類型。因此內蒙古也是黃河流域的重要生態屏障。

        如何打造好這塊生態屏障,對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非常重要。

        據氣象部門統計,內蒙古的烏蘭布和沙漠冬、春兩季平均風速達7級以上,沙漠直接危害黃河的流沙區域長20多公里,流沙侵入黃河,淤積河床,對下游三盛公黃河樞紐工程和上游庫區構成嚴重威脅。

        近幾年來,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將烏蘭布和沙區作為主戰場,堅持不懈地開展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截至2022年春季,當地已鋪設林草灌溉低壓管道337公里,實施水源工程290處,栽植水保林4.19萬畝,種植甘草5900畝,機械固沙面積突破3萬畝,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35平方公里。

        據了解,今年,內蒙古著力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推進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黃河河道問題集中整治,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完成流域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381萬畝、林草生態建設975.4萬畝,切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加快改善。

        今年,內蒙古還將多措并舉,持續加強黃河流域監測體系建設工作。首先將完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做好國家網的協調和運行保障工作,包括35個國考地表水斷面、10個國控水站、27個國控空氣站點;組織做好區控監測網監測及運行管理工作,包括69個區控地表水監測斷面、11個區控水站、35個烏梁素海流域水站、34個區控空氣站點。

        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侯元松說:“我們還要開展黃河流域農田灌溉水質監測,在黃河流域灌溉規模10萬畝及以上的農田灌區設置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點位、農田灌區監測點位和退水監測點位,并開展水質監測;在呼和浩特市建設黃河水質超級站的基礎上,今年將在包頭市黃河地表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建設1座水質自動監測超級站,開展多指標實時監測,提升水源地水質監測及預警能力,保障飲水安全。”

        工程措施與林草措施雙管齊下

        今年春天,陜西省榆林市年過六旬的馬柿軍和鄉親們最常干的一件事就是手握鐵鍬,開挖魚鱗坑。在他們持續努力下,一個個交錯排列的半月形土坑,起到了“蓄水種樹,讓泥不下山、沙不出溝”的作用。

        榆林市處于黃河粗泥沙集中來源區腹地。長期以來,順著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大量泥沙涌入黃河。陜西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國土面積僅占全國的1/50,但土壤流失總量卻占到全國的1/5。黃河治理的根子在流域,中游的治理重點在陜西,陜西的治理關鍵在于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林草措施雙管齊下,陜北的水土流失得到進一步治理,入黃泥沙量顯著減少。”陜西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省內黃河流域年均入黃泥沙量已由2000年前的8億多噸減至目前的2.68億噸,下降三分之二。

        “我們抓住水沙關系調節這個‘牛鼻子’,全力在減沙控沙上下功夫。”陜西省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主任楊穩新介紹,遵循黃土高原地區植被分布規律,陜西以草固沙、以林攔沙、以壩留沙,持續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進入黃河的泥沙量不斷減少。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劉國彬研究員是水土保持方面的專家,他認為:“不同類型區治理措施不同,但歸根結底要依靠科技,科技不斷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恢復提供新的模式、技術途徑。”劉國彬從陜西安塞紙坊溝小流域和延安南溝項目入手,歷經40多年監測與研究,成功構建了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紙坊溝模式”。

        這一案例也成為陜西治理水土流失的一個典范。在劉國彬看來,新時期水土流失治理,需要從過去的理水保土,上升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體提升的新階段,不僅要保持水土,同時還要發展生態產業,提升生態系統固碳和生物多樣性維持功能,這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科學途徑。

        黃河流經的省市紛紛打好水土流失控增、減量、降級“組合拳”,一個個讓山河披綠的故事正在上演。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 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免看| 麻豆www传媒|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jizz在线免费播放| 成年人黄色一级片|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欧美jizzhd极品欧美欧美xxxx18动漫|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噜噜影院无毒不卡| 调教奴性同桌h| 国产女主播福利在线| 2020阿v天堂网|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欧美三级全部电影观看|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韩国理论片久久电影网|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特级毛片www| 免费看美女让人桶尿口| 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韩国三级最新理论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看黄色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 办公室开档情趣内衣做爽视频| 色妺妺在线视频| 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 香蕉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 国产麻豆免费观看91|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