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訪惠聚”工作隊搭建產業平臺助力鄉村振興
中新網新疆喀什8月4日電 (記者 朱景朝)眼下,新疆南部大田辣椒進入成熟采摘季。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英阿瓦提鄉喀拉亞村的一家辣椒加工廠的工人們對收購來的辣椒初加工后,裝車運往疆外,平均每天要發5車。
2年前,上述辣椒廠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喀拉亞村“訪惠聚”工作隊協助推進落戶,專門從事辣椒的生產加工。目前,已招收村上富裕勞動力50多人在廠里工作,既滿足了工廠用工需求,又實現了村民就近就地就業。
喀拉亞村處于喀什地區疏勒縣、岳普湖縣、英吉沙縣、伽師縣等地的中心位置,219國道穿村而過,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上述辣椒廠總經理任偉國告訴記者,該村耕地資源和區位優勢為辣椒種植、收購加工及生產交易提供了便利,其生產的辣椒醬主要出口中亞、南亞國家,部分初加工產品與疆外辣椒品牌企業合作進行深加工,今年預計要收購加工2萬噸辣椒,現在辣椒種植已成為助農增收的重要渠道。
因為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喀拉亞村歷史上自然形成了“小巴扎”,商業氛圍濃厚,周圍鄉鎮的民眾都喜歡到喀拉亞村購物,也喜歡將自家的牛羊等拿來交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喀拉亞村“訪惠聚”工作隊到來后,積極引導村民借旺盛人氣開店增收。3年前,“訪惠聚”工作隊拿出10萬元工作經費,在喀拉亞村傾心打造了一條“商業街”。今年以來,“訪惠聚”工作隊在“商業街”原有基礎上又開展了亮化提升工程,進一步營造商業氛圍,促進本村經濟發展。
記者近日來到該村“商業街”,看到店鋪林立,人來人往。中午時分,“白駱駝餐廳”門前的餐桌前坐滿了吃飯的人,該店最受歡迎的一道菜是“大盤辣子雞”。餐廳老板吾普爾·麥合木提3年前學了烹飪手藝,在“訪惠聚”工作隊的鼓勵下在商業街開了餐廳。
“剛開始還有些猶豫,沒有想到生意會越來越好。”吾普爾·麥合木提說,按照“訪惠聚”工作隊的指導,自己對餐廳進行精準定位,考慮到餐廳以周邊村回頭客為主,必須像家人一樣對待顧客,誠信經營,菜品口味不變,也不漲價,現在每天的營業額超過2000元,因為夫妻開店除了房租沒什么成本,收入很滿意。“5年租期快到了,工作隊又幫我協調房東,續簽合同,安心長期經營。”
商業街的另外一位“明星”就是“新時代五金建材店”的年輕創業者阿布都克依木·阿不都熱合曼。他心靈手巧,除賣五金商品外,還兼修理各種電動車。新疆南部農村電動自行車、三輪車普及率高,他看好修理電動車的商機,開展了修車營生,目前,每天都會接待10單以上修理生意,收入較為可觀。
今年6月以來,當地天氣很熱,由于高溫,當地民眾對電風扇的需求旺盛,頭腦靈活的他去喀什市二手家電交易市場,買來組裝檢修電風扇。價格低,銷量高,現在已經銷售700臺,小賺了一筆。今年村里建設高標準農田,他瞅準機會,進了一批滴灌帶,目前賣得也非常好。
村民麥麥提明·吐爾和他兩個弟弟,是村里年輕人的“偶像”。他本人在商業街經營的日用百貨店貨品全,質量好,人氣旺,收入不菲,此外,他還幫助父親養牛養羊,年收入近20萬元。他的兩個弟弟2009年起,就一直在浙江義烏的一家物流公司工作,月薪超過1.5萬元。大弟弟玉山·吐爾的兒子已經9歲了,在義烏上小學。二弟弟麥麥提尼亞孜·吐爾10天前回到喀拉亞村,籌辦婚禮。“結婚后我帶著妻子回義烏一起工作,義烏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喀拉亞村第一書記、“訪惠聚”工作隊隊長張鵬飛向中新網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工作隊通過優化提升商業街、推動衛星工廠吸納就業、促進外出轉移就業等措施,引導村民實現創業就業,力求村里勞動力人人有工作,人人有穩定收入,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