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沙水產新市場主體封頂 將打造水產市場旅游體驗中心
中新網廣州9月29日電 (蔡敏婕 鄒井棋)廣州黃沙水產新市場主體結構29日封頂,新市場建成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智能化鮮活海鮮交易市場和世界級高端水產市場旅游體驗中心。
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建于1994年,市場以中高端鮮活水產品的批發、零售業務為主,匯集全球20多個國家中高端鮮活水產品,涵蓋海魚、蝦、蟹、貝類等200多個品種,鮮活水產品年交易量逾27萬噸,年交易額逾100億元,現有注冊企業110家。
廣州港集團副總經理黃波稱,經過近30年發展,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成為中國最大的鮮活海鮮批發市場,有“中國水產品價格風向標”的美譽,也承載著市民朋友“食在廣州”的美好情懷。
為做強做優水產物流產業鏈供應鏈,2020年11月正式動工廣州黃沙水產新市場項目。新市場在傳統水產品批發市場集散功能的基礎上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通過專業級的智能化管理系統與科學化的運營組織,串聯起水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全過程產業鏈各環節,打造成集水產交易、展貿、檢測、拍賣、金融、電商、海洋水產科普于一體的智慧型水產綜合體、世界級的高端水產市場旅游體驗中心。
廣州黃沙水產新市場項目位于廣州市荔灣區環城高速公路西南段,總建筑面積近19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7億元,設水產鋪位超500個,室內停車位超1100個。
上述項目建有包括活鮮水產交易區、水產物流配送區、電子商務及辦公區、冰鮮冷庫區及停車場五大功能區域。從高空俯瞰,黃沙水產新市場宛如整裝待發的一艘“巨輪”。
廣州黃沙水產新市場項目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彭學忠介紹,主體結構項目地上7層、地下2層,下一步將開始進行裝飾裝修、設備安裝等,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完工,建成后將組織現黃沙水產市場商戶有序搬遷至新市場經營發展。
“新市場將擺脫傳統批發市場形象,實行干濕分離、人車分流、分區經營的規劃布局,并通過完備的食品安全監控體系及食品安全準入機制,把控食品安全質量關。”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管理中心副主任譚慧映說。
譚慧映稱,新市場考慮在沿江一側將建造觀景步道,市民可以體驗樓下采購海鮮、樓上加工海鮮、飯后江邊散步的“慢”意生活,營造具有生活氣息的活力城市空間。(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