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V型反彈 基金經理看好中長期機會
證券時報記者 吳琦
9月社融和信貸數據超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12日A股出現V型反彈,半導體、儲能、光伏、鋰電池等賽道股表現突出,一掃市場低迷的情緒。兩市成交額超7000億元,量能也明顯放大。那么基金經理是如何看待9月信貸和融資數據的,對后市又有怎樣的判斷?
融資需求改善
釋放積極信號
10月11日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經初步統計,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億元,同比多增8108億元;9月末,廣義貨幣(M_2)余額262.66萬億元,同比增長12.1%。
9月新增信貸、社融、M_2數據均好于預期,分析人士認為,超預期數據反映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回暖、融資結構得到優化,釋放出積極信號。
博時基金表示,最新公布的9月社融和信貸數據超市場預期,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繼續改善,釋放出積極的信號。當前國內的通脹水平整體可控,我國貨幣政策依然堅持“以我為主”,穩健偏寬松的基調沒有改變,流動性也維持合理充裕的態勢,貨幣政策和流動性整體都比較友好。總體來看,我國經濟延續修復的態勢不變,修復的基礎需進一步加固。
平安基金基金經理張淼表示,9月底出臺的地產政策表明穩增長的政策在增強,疊加9月社融以及信貸數據超預期,所以對市場不必過分悲觀,延續之前的看法,市場可能迎來長期布局的機會。
永贏基金認為,社融數據在8月、9月連續兩個月環比改善,社融、M_1同比增速均在9月回升,超預期社融信貸數據提振市場信心。結合微觀數據來看,基建、地產施工等領域邊際改善。政策方面,國內宏觀政策仍然穩經濟穩就業態度明確,節前公布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綜合來看,國內基本面仍在修復過程中,政策工具也在逐步落地發力,內需修復與穩增長政策仍構成市場的支撐。
基金經理
看好成長股后市表現
A股經歷了前段時間的調整后,估值處于相對低位,性價比相對較高。截至10月12日收盤,上證指數動態市盈率為11.8倍,市凈率1.27倍,均處于近年來估值低位。
超預期信貸社融數據疊加A股估值處于相對低位,A股市場于10月12日迎來強勢反彈,近9成ETF產品實現上漲,其中科創信息ETF、云計算ETF和電池ETF等9只ETF紛紛大漲超5%。
博時基金認為,短期來看,A股趨勢性大幅向上或者大幅下跌的可能性都較低,大概率將延續震蕩走勢,部分細分賽道的龍頭企業仍具有不錯的投資價值,可適當關注。
張淼表示,經過三季度的調整,市場估值也在歷史均值以下,四季度穩增長的預期較為強烈,政策發力預期下可能相關板塊階段性占優,但以科技、制造、醫藥、消費為代表的成長股未來依然會是市場的主線。
展望后市,金信基金楊超認為,科技成長仍是長期主題,尤其是以半導體、軍工、智能化等為代表的硬科技領域,很多個股經過充分調整之后存在長期價值投資機會。
永贏基金指出,前期市場波動,主要受到美聯儲加息預期持續回升,歐美經濟的衰退擔憂等壓制全球風險偏好,在較大程度上全球權益市場都受到了影響。A股整體估值仍在較低水平,具有較大長期投資價值,當海外風險偏好方面的壓制緩解后,市場具有修復的基礎,可結合估值與景氣度兩個維度挖掘關注方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