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介休:66個小區里為滿足居民“微心愿”而奔走的黨員
中新網晉中10月23日電 題:山西介休:66個小區里為滿足居民“微心愿”而奔走的黨員
作者 陸祁國 任海花 高娟
“現在有啥事不用去找社區,直接找我們小區黨支部就可以,比以前方便多了。”山西介休市西關街道宏順路社區文祥苑小區居民王先生說。
王先生所說的西關街道位于介休市城區西北,屬城鄉結合部,總人口54506人,老舊小區、在建小區、新建小區共存,人口密度大、流動快、訴求多。
為破解發展難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實現小區管理無盲區、居民訴求全響應、鄰里溝通無藩籬,西關街道于今年1月起創新推進小區黨建工作,構建小區黨支部領導下的“家門口服務”治理體系,著力回應居民新期待,滿足居民“微心愿”。
“我們把支部建在小區、網格,目的是為城市基層治理提供堅強組織保障。”西關街道黨工委書記王秀芳介紹,該街道以小區為單位劃分全科網格、組建全科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過程中,組建小區黨支部66個。
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的人,有的是居民黨員,有的是國企退休黨員,共同點是“素質好、能力強、威信高”。
在此基礎上,西關街道構建起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6個社區黨支部為支撐,以全科網格黨組織、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社會組織、志愿者等N個單元為補充的“1+6+N”全覆蓋體系,讓黨的基層組織有力嵌入基層治理體系。
“停車總是繞半天也找不到合適地方,又怕隨意停車耽誤鄰居的事兒,社區能不能協調解決一下呢?”向網格員表達這個訴求的是文祥苑小區居民。
接到網格員反饋的問題,宏順路社區黨支部書記王閏梅專程前往文祥苑小區。經了解,原來是規范小區停車位的問題,物業管理單位與居民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居民希望社區著手解決。
“我們社區回應居民訴求,用的是‘四單式工作法’,即:居民點單、支部派單、黨員志愿者接單、居民評單。”王閏梅組織物業經理、小區黨員、居民代表召開現場協調會,針對居民提出的意見,派單給參會的黨員和網格員督促落實。
經過多次協調,文祥苑小區新增汽車停車位12個,新建電動汽車充電樁10個,有效緩解了小區停車難題。
走進金融路社區山西印染廠小區,機具轟鳴聲傳來,社區網格員與園林綠化中心工作人員忙著對高聳的樹枝進行修剪。“居民反映雨天樹枝上的雨水側漏,會滴入居民家中,社區針對小區黨支部收集的居民訴求,聯系園林部門及時進行了處理。”
“涉及居民的‘小事’都是社區服務的大事。為確保服務‘不打烊’,我們著重在小區管理服務上下足‘繡花功夫’,力爭‘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金融路社區黨支部書記宋杰說。
與上述“小事”相比,無物業管理的小區治理難度就大了很多。西關街道有26個無物業管理小區,數量大、管理弱、服務低。如何架好黨群連心橋,實現“居民事、居民議、居民辦”?
“我們的破題方法是在各小區成立物管會,同步建立起黨組織,通過引入專業物業、社區兜底,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推動社區、物業、網格三個服務體系實現深度融合。”西關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靜介紹。
同時,西關街道以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為“圓點”,以各社區公益服務隊伍為“半徑”,創新推出“幸福鄰里節”“小區應急演練”“紅色星期六”等志愿服務品牌,月月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參與黨員、居民已超3萬人次。
“舊樓梯翻新、門牌脫落維修、破損臺階修補、路燈重新點亮、清理樓梯間雜物這些事情看起來‘小’,實則關系到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王秀芳說,西關街道自推行黨員積分制量化考核以來,通過建立“基礎積分+正向積分+反向減分”評分體系,正在凝聚更多黨員參與小區服務,推動黨員畫像由“素描”向“寫實”轉變。(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