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追夢的老撾青年聞鵬宇:老撾應該學習中國 重視鄉村發展
(遇見中國)在云南追夢的老撾青年聞鵬宇:老撾應該學習中國 重視鄉村發展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賈思曼):因為向往,他們來到中國;因為夢想,他們選擇留下。當外國人“遇見中國”,究竟會碰撞出怎么樣的火花?
他來自老撾,在云南追夢。他叫聞鵬宇,是云南大學的一名在讀博士生。在中國6年多的時間,他不僅完成了學業,開創了事業,還成為了一名云南女婿;他見證著老撾與中國的友誼,感受著中國西南邊陲的發展與變遷。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老撾博士聞鵬宇“遇見中國”的故事。
“試乘綠巨人列車我心情非常激動,在列車上乘務員會說老撾語,也會說英語,上車的時候讓我感覺非常親切……”去年12月3日,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作為這條鐵路正式通車后的首批乘客,聞鵬宇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他說,這條鐵路成為聯接老撾與中國的“幸福之路”。
聞鵬宇說:“以前沒有中老鐵路的時候,我從昆明這邊坐大巴車到我家要20多個小時。現在有了中老鐵路以后, 10多個小時就可以到家,非常方便。中老鐵路開通,讓老撾從‘陸鎖國’變成‘陸聯國’,給老撾交通運輸、旅游業,還有其他行業帶來了更新的機遇、更新的發展。”
2015年,聞鵬宇從老撾來到中國,在云南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在來中國前,他曾在老撾學習過三個月的中文。聞鵬宇說,隨著老中關系的深入發展、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學習中文成為老撾年輕人的就業“加分項”。 “這些年,老撾做生意的人跟中國這邊的公司聯系比較多,工作單位也都需要會說中文的員工,所以老撾學習中文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碩士畢業后,聞鵬宇留在云南發展。在這里,他遇見了愛情,組建了家庭。他一直懷揣著自己的“創業夢”。經過一番考察,他很快找到了突破口:自己從小喜歡做飯,又來自老撾,何不嘗試開一家老撾餐館?于是,一家以他自己家鄉地名命名的線上餐館“波喬小廚”正式開業。隨后他又和妻子一起開了一家快遞接收站。
聞鵬宇表示:“中國的線上經濟發展我覺得有很好的前景,特別是線上的消費越來越多,我覺得開線上餐館還是有發展的。”
如今,聞鵬宇樂享在云南的生活。閑暇時,他會走進云南邊陲的大小村莊,看看山水美景。在普洱的那柯里小鎮,聞鵬宇將自己的第一次志愿者經歷留在了那里的一所希望小學:他和孩子們一起畫畫、跳舞,講述老中友誼故事。他還探訪了當地的村寨,學習當地如何發展特色經濟,讓村寨從貧困走向富裕。
聞鵬宇說:“他們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創業。他們有的做美食(生意),有的做茶(生意),有的做直播賣貨,現在有更多的收入。我覺得老撾應該學習中國,重視鄉村發展,讓更多的游客到鄉村旅游,或者幫助村民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讓鄉村發展得越來越好。”
作為中國與老撾接壤的唯一省份,近年來,云南與老撾在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相互支持、攜手發展,賡續著友誼,成為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和諧共贏的典范。在云南生活的老撾青年聞鵬宇也見證著老中兩國各領域交流與合作的不斷深化。
聞鵬宇介紹:“60多年以來,中老兩國人民互相幫助,是好鄰居,而且這些年來我們兩國也合作了很多項目,構建了中老命運共同體,還有‘一帶一路’倡議,RCEP……我覺得對我們老撾幫助很多,特別是老撾的產品可以‘走出去’,因為中國市場是非常大的。我希望未來兩國有更多的合作,更多的項目,對我們青年來說,不管你是工作,是創業,未來都是非常好的。”
現在,聞鵬宇又回到云南大學繼續攻讀博士。他想給自己不斷“充電”,未來才能更好與中國的發展同步。他說:“我希望中國發展取得更好的成就,給世界帶來更多的發展和驚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