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本土電影《三叔的風雨橋》在南寧啟動
中新網南寧11月7日電 (楊強 馮峰)廣西本土電影人拍攝的院線電影《三叔的風雨橋》11月6日在廣西南寧宣布啟動。電影根據侗族作家謝興華中篇小說《我的三叔楊山德》改編,由青年導演梁立新擔任總制片人、總導演。
影片聚焦本土傳統非遺文化,講述老民辦教師楊山德守護一座普遍被認為毫無保留價值的老風雨橋的曲折故事。廣西柳州市文聯副主席、評論家吳桂貞指出,影片中矛盾的設置和解決,既是侗族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真實再現,又是侗族審美的表達,“陣痛中孕育希望。”
廣西侗學研究會會長、電影《三叔的風雨橋》聯合出品人吳烈善指出,侗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輝煌的文化,鼓樓、大歌和風雨橋更是為大眾所悉知的“侗族三寶”。他表示,《三叔的風雨橋》是一部主題鮮明,情節感人,向社會展示侗族巧奪天工的建筑技藝和豐富多彩的侗族優秀文化的電影,相信影片上線后會推動桂湘黔侗族地區旅游文化業的繁榮發展。
影片總制片人、總導演梁立新介紹,攝制團隊在選擇題材方面做了大量的甄選。風雨橋有著豐富的內涵,寓意風調雨順和美好祈福,是侗族同胞至今還在與外界溝通的紐帶。謝興華的中篇小說具有時代性,符合當下文化遺產保護的實際意義。小說留下的思考空間,正是這部電影創作的一個很好的抓手。
據介紹,電影《三叔的風雨橋》投資1200萬元,預計2023年4月拍攝,2023年12月在全國公映。(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