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子帶動一個產業 湖南祁陽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中新網永州12月5日電 (陶冶 黃強)在湖南祁陽市下馬渡鎮司馬源村的竹筷加工廠里,村民們把從山上采收回來的竹子,按照竹節長短、竹肉厚薄鋸成竹筒、竹片。竹片在制筷機分割下,變成一雙雙環保的一次性竹筷,打包發往竹筷深加工企業進行二次加工。
“我以前是做泥工的,晴天能找到事做,雨天基本上沒事干,一點不穩定。現在,我到竹筷加工廠做事,一個月最少能拿3000多塊錢。”司馬源村村民張德保說。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湖南省祁陽市有各類竹林20多萬畝,是湖南毛竹主產區。當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竹產業,使其成為引領群眾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從長沙返鄉創業的陳國清今年初在祁陽高新區投資近百萬元,興建了世晟竹紙塑制品公司,推動竹筷生產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打造祁陽特色優質竹筷品牌。“一次性筷子是生活必需品,市場用量非常大。”祁陽世晟竹紙塑制品董事長陳國清說,一次性竹筷生產較為簡單,但質量一定要保證,不允許出現毛刺、裂紋等情況。
司馬源村完成初加工的竹筷,會運到世晟竹紙塑制品公司進行分揀裁切,經過長達3小時高溫消毒后,再進行二次篩選和包裝。陳國清說,筷子主要銷往祁陽、長沙、桂林等地,下一步打算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到五臺生產線,讓祁陽竹筷銷往走向全國。
祁陽市七里橋鎮云騰村有楠竹面積2萬多畝,以前村民靠賣毛竹作為主要收入,收益很低。近年來,當地成立竹林合作社,對竹林進行低產改良,引導農戶手工編制竹制工藝品、采挖冬筍,實現人均增收5000多元。同時,該村還依托良好的旅游資源興辦農家樂,銷售冬筍、干筍、速凍筍等食材,帶動了更多村民致富。
“下一步,我們計劃擴大竹林面積,在做好竹制品、竹木加工的同時引進竹下種菌等項目,發展林下經濟。”七里橋鎮云騰村黨總支書記鄧花生介紹。
近年來,祁陽市十分重視竹產業發展,出臺系列發展政策,落實專項發展資金,依托竹林面積廣、楠竹品質好、性價比高等優勢,成立楠竹產業發展合作社20余個,輻射帶動村民流轉竹林面積12萬余畝,培育發展楠竹加工企業26個,楠竹產業產值占竹林主產區農業生產總值約65%。(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