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發祥地”長沙清水塘社區:黨建引領基層“微治理”
中新網長沙12月5日電(向一鵬)“鄰里食堂是惠民之舉,特別是能方便老年人就餐,但菜品要有保障,價格也要親民。”“可以考慮引入第三方專業團隊負責食堂的運營管理。”……
近日,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街道清水塘社區邀請議事會成員、業委會代表、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物業負責人等就社區鄰里食堂的建設進行協商,就食堂選址、裝修,以及居民用餐形式、收費標準進行協商,最終由社區擠出辦公場地讓給食堂,各方支援達成最優方案。
清水塘社區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省級支部——中共湖南支部所在地,素有“紅色發祥地”之稱。這是該社區以黨建為引領、開展基層“微治理”的一個縮影。
社區成立“同心共議室”,邀請14位具有專業知識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民盟盟員、僑胞僑眷等作為常駐成員,為轄區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獻計獻策。每年年初,社區在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并結合社區實際的基礎上確定重點議題,每個季度推進一個。
清水塘社區黨委書記湯國清介紹,近兩年來,通過社區同心共議室活動的開展,就小區居民共治協議的制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30多個議題進行了共商共議,解決各類民生問題20多個。
在清水塘社區,有一群醫護人員每月都會來此為居民進行義診、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篩查。今年5月,社區黨委與長沙市第一醫院內科二支部開展黨建結對共建,志愿者多次來到社區開展義診活動,為轄區居民完善醫療保障。同時,該支部還與社區部分老年居民簽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書,安排醫生定期為老人提供健康評估、健康咨詢、康復指導、家庭護理等健康管理服務。
“我們的目的是將三甲醫院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到社區,打造一個為患者實實在在辦實事的一個基地,打造一個可復制的樣板,向全省去推廣我們的經驗。”長沙市第一醫院呼吸醫學中心主任湯渝玲說。
作為“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長沙首個學雷鋒志愿服務網紅打卡點近日在清水塘社區開放。民眾只要學雷鋒志愿服務累積滿4小時,就能在一頂卡通雷鋒志愿者“小紅帽”下標注志愿服務時長,光榮留影打卡,留下簽名照片作為紀念,清水塘社區紅色服務站將在線上、線下展播照片,“曬”雷鋒志愿者,當正能量網紅。
基層電影放映員游丹與清水塘社區聯合創立“雷鋒小影院”,自掏腰包購買專業放映設備和正版片源,6年來為居民免費放映千余場。他還創立“鼎誠長沙義工團隊”,聚集了200多名義工為居民提供志愿服務。近年來,清水塘社區引入包括該團隊在內的多個社會組織入駐紅色服務站,在這個擁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區域黨建陣地”“便民服務區”等6大功能的平臺,居民群眾可以參與志愿服務、閱讀書籍、了解有關政策、反映利益訴求。
在湖南省公路局宿舍,居民與物業公司因物業管理費及維修基金收取等問題產生矛盾。清水塘社區組織業委會成員、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和物業方來到零距離服務點就這些矛盾展開調解,最終將問題解決。
據了解,該社區于2019年打造了零距離服務點,居民下樓就可辦事,有訴求主動幫助解決。社區依托服務點定期深入到各個院內開展調查了解,收集矛盾糾紛,真正做到矛盾不出小區,問題不出社區,服務群眾由最后一公里轉變至最后一米。
社區是城市最小的單元,社區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工作的基礎。“清水塘社區黨委堅持以‘紅色基因、紅色服務’為主題,踐行為民宗旨,由黨員牽頭發動成立了7支紅色志愿服務隊,并與轄區7個單位黨組織、7個黨外人士為主的志愿服務幫幫團組成了‘三七’聯盟,深入服務群眾。”湯國清表示,下一步,社區將著力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用心用情將基層治理做得更好,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生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