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技能大師工作室:想要練就“絕活”,沒有什么捷徑
中新網蘭州12月4日電 (徐雪)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第十采油廠井下作業大隊高級技師楊義興,在一線崗位上練就了“望、聞、聽、切”看家本領,可以對地表6000多米以下的井筒進行故障分析,在直徑12.4厘米的采油井口為故障油井“做手術”,幫助油井恢復“健康”。
甘肅慶陽地處黃土高原,山大溝深,當地的油氣資源大部分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楊義興和他的徒弟們便經常奔波于大山之間,哪里有需要,就有他們的身影。
楊義興以“急診科醫生”來比喻他們的工作狀態,“不分春夏秋冬,隨時集合出發,工作27年來,有7個春節就是在搶修現場度過的。”
今年,楊義興已經“治好”了22口油井。他介紹說,由于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油井在冬天故障率最高,為了保證維修進度,團隊往往在油井旁駐扎,吃住都在活動板房內,寒冬時節,山里寒風刺骨,遇到大雪封山,常常吃不上蔬菜,喝的是雪水。
楊義興還說,修好一口油井根據復雜程度,普遍需要15天時間,特別疑難的需要4個月才能修好,工作結束后,他和工友們往往滿身油污。
46歲的西北漢子楊義興接受采訪時坦言,“每當看到城市里的汽車、飛機、工廠時,我就會為從事這一行業而感到自豪,更熱愛這個工作。”
2019年,楊義興成為甘肅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團隊由10人組成,平均年齡36歲。由于經常身處一線,故障井及周邊情況復雜,稍有不慎就會面臨危險,所以楊義興常常告誡徒弟要嚴守安全底線。
楊義興研發的修井工具有42件取得國家專利,有60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發的“修井現場廢液回收裝置”“修井現場自動化消防”屬國內同行業首創,他也因此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想要練就絕活,沒有什么捷徑。”楊義興說,每修好一口油井,他會總結經驗,并詳細記錄下來,平時一有時間就研究相關知識,僅讀書筆記就寫了40多萬字。
“將繼續堅守一線,還打算多帶徒弟,為企業將核心技術人才培養出來,還要想辦法把制約我們修井的瓶頸繼續攻破。”楊義興稱。(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