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層醫療服務保障 分級分類保障群眾就醫用藥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各地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設置,筑牢基層首診的第一道防線,縣、鄉、村醫療機構聯動,全力保障農村居民就醫用藥。
重慶市針對農村地區高齡老人、合并基礎疾病等高風險人群,建立縣、鄉、村三級轉診機制,確保農村重癥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救治。璧山區農民楊忠厚今年70歲,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最近他因為發燒、咳嗽等癥狀到衛生院就診。
按照當地建立的急危重癥救治聯動機制,璧山區人民醫院立即派出120救護車,把患者接到醫院救治,目前病情穩定。
吉林省梨樹縣開展城鄉聯動,推出紅、黃、綠三級新冠病毒診療研判體系,根據老年人的基礎病情況、年齡情況、疫苗接種情況,為他們提供分級分類醫療保障服務。75歲村民岳桂榮患有氣管炎,經過村醫初步診療后,研判風險等級為黃色,存在一定風險,在向梨樹縣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遠程問診后,及時將老人送至縣醫院住院治療。
湖北省咸寧市組建1000多支社區醫生團隊,進村入戶開展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村醫伍玉霞一大早就進村巡診,除了為村民提供抗原檢測、用藥指導等服務,她還為行動不便、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提供上門診療服務。得知78歲的夏加林老人這兩天出現了發熱癥狀,伍玉霞專程上門為她做了檢查。
為了應對近期發熱病人持續增加的情況,江西省要求所有鄉鎮衛生院實行24小時值班,以縣為單位,調集醫療資源下沉一線,同時安排300多輛發熱流動診療車,重點支援發熱患者較多的鄉村和社區,為群眾提供上門診療服務。(央視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