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廢棄資源高效利用
走進位于河北保定的淶水金隅冀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走廊整潔干凈,生產車間、料場庫房錯落有致,若不是高聳的預熱器和巨大的回轉窯,難以與水泥廠聯系起來。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度綠色制造名單,淶水金隅冀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入選綠色工廠。“綠色工廠的評價標準很嚴格,主要包括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指標。公司能入選是對以前工作的肯定,也為今后高標準推進綠色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公司經理牛海龍說。
“以前可不是這樣。原材料露天堆放,風一刮漫天揚塵,剛擦完桌子緊接著又落一層灰。”員工孫志東從一建廠就在這里工作,說起之前的環境直搖頭。變化從建設物料密閉大棚開始。“2020年,公司建起兩萬多平方米的大棚,并配備噴淋設施,防止揚塵外泄。我們的環境改善很大,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辦公桌不用反復擦了。”
在密閉大棚門口,一隊卡車滿載石灰石等待卸料。隨著感應門緩緩升起,棚倉頂部的霧化噴淋裝置開始冒出白霧,水霧從頂部飄落,將粉塵沉降到地面。走進公司中控室,大屏上實時顯示著環境監測各項指標。“氮氧化物是水泥生產過程產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河北省標準排放限值為每立方米不高于100毫克,我們公司主動提升技術標準,將排放限值控制在每立方米50毫克以內。”牛海龍指著屏幕說:“這是熟料制備系統當前的排放數值,每立方米47.62毫克。”
水泥生產包含生料制備系統、熟料制備系統和水泥制備系統,氮氧化物主要在熟料制備過程產生。為達到減排目的,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對熟料制備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
在熟料生產區域,設備正在有序作業。牛海龍介紹,煤粉作為煅燒燃料,在燃燒的過程中易產生氮氧化物污染環境。一方面,公司尋找替代燃料,使用橡膠粉等具有一定熱值的再生燃料替代原煤,每年減少用煤1.72萬噸。另一方面,實施技術改造,通過漏風治理、高效設備應用、生產控制系統升級等一系列舉措,優化設備密閉效果,提升運轉效能,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其中,漏風治理效果突出,窯尾煙氣氧含量從10%下降到6%左右。
在脫硝系統控制室,記者見到企業自主改造的特種氨水噴槍。一排排明黃色的氨水流量計格外顯眼,上面精確顯示著每支氨水噴槍的實時流量數據。這些數據傳至中控室,計算機據此仿真建模、模擬分解爐內煙氣場景分布,精準控制脫硝反應,從而提高脫硝效率、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減排效果很明顯。去年公司氮氧化物排放全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42.44毫克。”牛海龍說。
廢物是放錯位置的資源。近幾年,公司在進行生產潔凈化、能源低碳化革新的同時,在廢棄物資源化方面也下足功夫,自2016年開始,在現有熟料生產線基礎上配套建設一條涵蓋4類危險廢棄物的水泥窯協同處置生產線。
在危險廢棄物處置車間,員工冀明洋正在透過玻璃大屏操控設備,抓斗從混配坑內抓取待處置的廢棄物,投入輸送裝置,被運往窯尾焚燒。“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建設產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險廢棄物成倍增加,利用水泥窯進行協同處置優勢明顯。”冀明洋說,此前處理危險廢棄物使用的是專業焚燒爐,溫度通常在800攝氏度至1000攝氏度,焚燒后產生的爐渣、飛灰等物質直接填埋,存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隱患。而水泥窯將物料熔融到1450攝氏度,在高溫下有機物徹底分解,無機物則作為輔料進入水泥熟料燒制過程,最終被加工成水泥產品,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我們的生產工藝已達國際領先水平,廢棄物加工生成的水泥產品經專業機構檢測,各項指標全部合格。許多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都使用過我們的產品。”牛海龍說。
“如今,隨著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的升級改造,我們處置危險廢棄物許可范圍已由最初的4類增加到8類25小類,同時新增污染土和一般工業固廢的處置能力,年處置能力增加到12.8萬噸。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著力推進以水泥窯協同處廢為載體的環保產業,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努力打造綠色發展的樣板。”牛海龍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