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影像為媒,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發布時間:2023-01-11 11:20:00來源: 光明日報

        【文藝觀潮】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航拍紀錄片《航拍中國》新疆篇、西藏篇等,從空中視角俯瞰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展示新時代少數民族地區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帶來視聽和心靈的雙重震撼。芒果TV自制的紀錄片《石榴花開》融合“網絡直播”“VLOG日記”等新媒體傳播方式,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政策關懷下取得的巨大成就,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觀賞體驗。近年來,一批以紀實影像記錄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社會變化、人文景觀和少數民族人民日常生產生活情況的紀錄片作品因新穎的切入視角和表現形式,獲得了觀眾尤其是年輕人點贊。總結這些案例的成功經驗,我們發現推進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的傳播精準深入,應創新創作理念,結合新媒體傳播形式,建構多維立體的內容體系。

        傳播內容細分:呈現層次更加豐富、面貌更加多元的少數民族生活

        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期,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以記錄某一個民族的民風民俗為主,發揮文化記錄保存的“民族影像志”功能,諸如《最后的山神》等作品引起觀眾的強烈反響。新時代以來,隨著創作理念的轉變,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的敘事風格和敘事題材發生轉變,在創作中秉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走進大眾視野,《告別貧困》中少數民族搬進了宜居的樓房,唱起“棟棟高樓平地起,休閑廣場真熱鬧”的歌謠。傳統民族文化和民族藝術的傳承發展成為紀錄片創作關注重點,《指尖上的藏族》這部代表作強調因時制宜的重要性,點明“在民族文化與現代文明碰撞結合中創新發展才是長遠之路”的理念。隨著紀錄片主題不斷豐富,大家看到的不再是孤立靜止的民族個體形象,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下的多民族互動躍然熒屏。

        不僅如此,近年來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涉及的領域也呈現多維格局。《隆林兒女》《苗寨八年》等從小處著手,通過展現普通人經濟生活的變化,逐步破除人們對少數民族地區“人煙稀少、生活貧困”等刻板印象,折射出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穩步增長的嶄新面貌。少數民族群像是由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匯聚起來的。大眾不僅想看到現代少數民族地區的宏觀發展面貌,也希望了解少數民族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所以,《我從新疆來》《我從云南來》等從微觀入手,通過“一帶一路”背景下尋求機遇和愛情的商人,為了夢想或家庭而回到家鄉創業的年輕人等普通少數民族同胞的人生故事,展現當代少數民族愛國愛家、愛崗敬業、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傳達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以,要講好少數民族故事,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還可以進一步調整傳播內容的比例結構,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引導下,呈現層次更加豐富、面貌更加多元的少數民族生活。

        傳播理念創新:內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外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十年來,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的創作理念和敘事方式加速演進,在向少數民族內部觀察的同時,也開始把視野拓展到整個中華民族乃至世界。講述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的生動故事,成為當下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傳播理念的一大特色。

        紀錄片從不同層面展現新時代少數民族地區的變化,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多層次多維度的共同發展。比如《村莊十年》從60多萬個行政村里挑選出10個典型村莊,以鮮活的個體故事充分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村莊發生的巨大變化。其中“千年一躍”一集講述了住在深山中的民族獨龍族以建立合作社的形式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徹底擺脫了千年的貧困記憶,走上鄉村振興新征程。《西藏 我們的故事》通過西藏交通建設、脫貧搬遷、養老保障、民族團結、環境保護等故事的講述,表現世界屋脊上“一躍跨千年”壯麗巨變背后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

        還有一些紀錄片從國際視野出發,表現能夠引發全球觀眾心靈共鳴的內容。中日聯合拍攝的紀錄片《寶藏》便是如此。從小處來說,該片不僅讓海外觀眾為云南雪域高原的壯美深深折服,更被當地的傳統藝術文化深深吸引。從大處來看,該片的熱播體現了世界觀眾對人類共有文化寶藏的珍視。正如片中人物卓瑪對外界盛贊家鄉“寶藏”的看法,“大家想要追尋的不是某個民族或某個區域的東西,而是屬于人類共同的東西”。由此看來,少數民族故事還能內外兼有,將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代實踐相結合,對內呈現少數民族發展新面貌,對外展現中華民族時代擔當,向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智慧,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貢獻中國力量。

        傳播效果導向:微時代,人人都是創作者,微創作呈現出新的美學樣態

        為了與當代受眾和用戶碎片化、即時化、多樣化的行為習慣、審美喜好不斷適配,近年來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創作還呈現出一種“微”趨勢。

        《布依守藝人》等便是“微形態”的代表。這些作品中的內容可能是一項傳承多年的手藝,可能是一項風俗習慣,又或者是一些充滿民族智慧的古文典籍。雖然內容不一樣,但都篇幅短小,借助視頻平臺的“短平快”傳播特質,迅速傳播,為更多受眾尤其是年輕人津津樂道。還有一些“微形態”紀錄片重視民族文化的創新傳承,凸顯民族文化在當代土壤中生根發芽又與流行文化相互融合的過程。

        近年來的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創作方式和傳播渠道更加靈活,創作主體從主流官方媒體、專業制作公司,拓展到個體內容生產者。紀錄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閉合狀態,觀眾也成為紀錄片的敘述者。比如說,某短視頻平臺用戶自行拍攝了一集有關摩梭人的紀錄片,從游客的視角去探尋“神秘世界”。雖然制作水平比不上專業水準,視頻場景轉換不是很流暢,但在網上引起了較多關注。《我是云南的》更是憑借獨具特色的民族方言,加上節奏感強且又魔性的音樂,在網上引起一波民族方言秀熱潮。人人都可以成為紀錄片的創作者,這推動了藝術大眾化發展,填補了傳統紀錄片關注領域的空白,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創作到傳播每個環節都實現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總而言之,講好少數民族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不只是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的使命,也是整個紀錄片創作努力擔當的職責。從這個角度看,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在拓寬自身維度和視野的同時,為整個紀錄片行業在創作理念和傳播渠道等領域實現創新突破提供了有益啟示。

        (作者:王華,系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郎玉茁,系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a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怡红院色视频在线| 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下载| 久久电影www成人网| 好男人官网在线播放| 欧美人与动人物姣配xxxx|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97青青草视频| 天天视频天天爽| 一级做a爰全过程免费视频毛片| 无翼乌口工全彩无遮挡里|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极品新婚夜少妇真紧|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男人把女人狂躁的免费视频| 公用玩物(np双xing总受)by单唯安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免费v片在线观看品善网|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视 | 亚洲综合欧美日韩| 理论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啦啦啦中文高清在线观看6| 翁与小莹浴室欢爱51章|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网址大全| 色天天躁夜夜躁天干天干|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在线大片|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看片 |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xxxx性bbbb欧美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