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肉兔養殖“蹦”上致富路
(新春走基層)新疆兵團:肉兔養殖“蹦”上致富路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2日電 (戚亞平 胡彩艷)“家養三只兔,不愁油鹽醋;家養十只兔,不愁棉和布;家養百只兔,走上致富路。”這是一首在當地職工群眾間廣為流傳的“致富經”。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二團九連職工郭云建把農閑時間用在養殖上,通過努力,搖身一變成了十二團塔南片區小有名氣的“郭兔王”。
說起“郭兔王”的由來,就要從郭云建養兔開始說起。2019年,郭云建偶然在市場上看見肉兔銷售行情異常火爆,便萌生養兔子致富的想法。回家和家人商量后,便在自家田邊建起肉兔養殖舍搞養殖。
萬事開頭難,由于當時養殖技術落后,兔種老化,加上育肥技術不足,出肉率僅32%,郭云建養殖的兔子在市場上不受歡迎。
“養殖初期,無論是飼料搭配還是種兔選擇,身邊都沒有經驗借鑒,大多都是靠視頻、書籍學習,沒過多久兔子就開始大面積生病。”郭云建說,當時心里面確實也想過放棄,但是經過一番思考還是決定堅持下去。
十二團九連黨支部知道此事后,做出決定,由九連連長張輝牽頭,聯系塔里木大學相關養殖技術專家,和十二團農發中心技術人員幫郭云建做診斷。
“當天就為郭云建開出了可行方案,并現場傳授他技術。”張輝說。
作為連長,張輝也經常走訪郭云建,幫他解決如銷路、防疫等困難。
“我的創業之路一開始不平坦,充滿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如技術、場地等。”除請教當地養殖技術專家和人員外,郭云建經常到外地考察學習。
經過幾年努力,郭云建成功總結出一套適合本地的肉兔養殖技術。兔子數量也從最初幾十只,發展到如今800余只。
“養兔子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好消毒、防疫,溫度和飼喂,要防暑防寒。”如今說起兔子養殖,郭云建如數家珍,在生長過程中一定要仔細觀察和記錄,分欄管理,要保證兔子品種的優良。
郭云建介紹,兔子生長繁殖非常快,70日齡即可上市銷售,出肉率可達65%左右。
“去年毛利潤是四五十萬元,凈利潤是十幾萬元,效益很不錯,現在到處訂單都來了,干起來也很有勁頭。”郭云建說。
郭云建的養兔事業步入正軌,不但鼓起自己的錢袋子,也成為塔南片區自主創業的名人和榜樣。
為帶動更多職工走上致富路,郭云建決定擴大養兔規模,形成肉兔養殖產業鏈,同時還為有意向的職工提供繁育種兔和適齡母兔,助力職工增收致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