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產業園區發展勢頭強勁 加快構建產業集群
中新網海口2月9日電 (記者 張茜翼)海口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9日開幕。記者從會上獲悉,海口將做大做強園區發展平臺,加快構建產業集群,培育打造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千億級消費精品貿易與加工產業平臺,以及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平臺。
海南自貿港13個重點園區有4個位于海口,當前產業園區發展勢頭強勁。海口市市長丁暉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2022年,海口的四大重點產業園區以不到10%的土地,貢獻46.9%的投資、41.3%的稅收。
江東新區加快推進生態CBD、臨空經濟區成形成勢。國內唯一寬體飛機發動機維修平臺基本建成,菜鳥、圓通航空物流樞紐基地建成投用,境外飛機維修、民航運輸飛機經營租賃“零關稅”引進完成首單。去年營收突破3000億元,進出口貿易、跨境服務貿易分別增長1.4倍和6.4倍,引進外資連續三年全省第一。
去年,海口國家高新區加快培育海口“新藥谷”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引進28家知名醫藥企業,國家重大新藥創制成果轉移轉化試點成效初顯,新藥品種產值增長30%。海口綜合保稅區吸引路威酩軒、泰佩思琦等知名企業落地,免稅、保稅銜接模式獲準實施,智能化加工制造中心、日用免稅品公共保稅倉、中免保稅物流中心等建成投用。復興城園區數字創意設計產業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集成電路產業加快布局,20多家知名芯片設計企業進駐,數據跨境試點項目首單落地,國際數字港項目基本建成。
丁暉說,2023年,海口將聚力打造江東現代服務業示范區,聚焦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新金融、數字智慧、臨空經濟產業,制定重點區域產業發展政策。謀劃實施一批先導性標志性項目,推進全球消費精品博覽園、航空物流及加工產業示范基地、臨空智造產業園、國際康養中心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推動離岸貿易真實性審核輔助信息平臺建設,力爭實現貿易額30億美元以上。搭建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支持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增量發展,助力“中國制造”遠銷海外。
海口將培育打造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加快建設國家重大新藥創制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基地,支持海口國家高新區開展“八大行動計劃”;培育打造千億級消費精品貿易與加工產業平臺,鞏固提升海口綜合保稅區免稅品倉儲分撥中心功能,引進高端消費品品牌進駐,快速壯大進境商品展示交易業務規模。大力發展保稅加工轉離島免稅的“前店后廠”模式。探索設立境內海外倉,吸引國內進口跨境電商企業集聚。
今年,海口還將培育打造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平臺,推進復興城園區智能物聯、數字貿易和數字文娛產業集聚發展,開工建設國際總部基地項目。大力發展“游戲出海”、芯片設計等細分特色產業。加快國家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基地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數字療法產業發展,推廣“區塊鏈+旅游”“區塊鏈+預付式消費”場景。(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