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習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
(歡迎點擊視頻,觀看本期《每日一習話》)
習近平: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這段話出自2019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講話。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和鄉村振興戰略開始全面推進,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面貌日新月異,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今天的中國農村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不再是貧窮落后,而是值得向往的“詩和遠方”,是有夢可追的廣闊天地。
在全國許多地方,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了堅實步伐。越來越多農民通過流轉土地、成立專業合作社等方式,實現了糧食和特色農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市場化經營,打造出一個個獨具特色的富民產業。隨著施肥無人機、智能拖拉機等科技產品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農業生產中,許多農民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也不再靠天吃飯,農業生產效率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一些農民因懂技術、會經營評上了專業職稱,成了新型職業農民。有的地方則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方式,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或獨特的歷史人文底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文化旅游,不僅讓當地老百姓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致富,還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返鄉創業就業。生活方面,隨著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與城鎮居民的差異逐步縮小,今天農村居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舒適。
去年,我國糧食產量為1.37萬億斤,同比增產74億斤,各類重要農產品供應量足價穩;鄉村產業發展壯大,預計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18.5萬億元,同比增長4%左右;農村就地就近就業率超過90%;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元,實際增長4.2%。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各地發展了產業、培育了人才、傳承了文化、保護了生態、建強了組織,有效推進了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資源稟賦差異大,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很突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的任務。我們要充分運用好脫貧攻堅戰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做法,全面推進“五個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不斷創新中鞏固拓展成果、補齊短板,將各地鄉村建設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園。
本期解讀:陳銳海 央廣網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