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布2022年水生態“成績單” 劣Ⅴ類水質斷面攻堅見成效
中新網昆明2月21日電 (羅婕)云南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21日在昆明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22年云南集中攻堅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取得初步成效,全面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91.6%,國控劣Ⅴ類斷面由7個減少為3個,省控由16個減少為10個,降幅明顯。
云南生態良好,高山聳立、峽谷縱橫,擁有六大水系和九大高原湖泊。進入“十四五”時期,該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目標更加具體,成效更加凸顯。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孫鳳智介紹,2022年,云南在“好Ⅲ、劣V、氨氮和COD減排”4項約束性指標上超額完成國考目標,地級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7.7%。同時,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總體穩定向好,與2021年相比,陽宗海全湖平均水質由Ⅲ類好轉為Ⅱ類。
“目前,云南省劣Ⅴ類斷面‘清零’集中攻堅行動取得初步成效。”云南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全宇濤表示,2023年將持續推進攻堅行動,以“源頭治理”為靶心,深入實施“十四五”工業園區水環境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繼續強化生態環境執法監管,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點工作,加強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將推動洱海保護治理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全宇濤表示,通過完善入湖河流監測體系、完善環境督察執法機制、強化科學技術支持力度和強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四項措施,洱海水質持續保持穩定向好趨勢,連續三年水質為優,2022年湖體平均透明度達到2.29米,為近20年來最好。
下一步,云南將結合“退、減、調、治、管”的治湖思路,深入推進“湖泊革命”,著力推動構建蒼山洱海一體化保護的工作格局,推動洱海保護治理不斷取得新成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