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快速路” 多位人大代表建議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
本報兩會報道組 賈 麗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當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推動制造業邁向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制造業也邁向了高質量發展的‘快速路’,應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周云杰針對工業數據應用方面提交了《以數據高水平應用促進新型工業化高價值創造》的建議,希望充分發揮工業數據的作用,促進新型工業化的高價值創造。
經過多年的轉型及發展,如今的家電企業已逐步成長為橫跨智能制造、顯示、算力等多元領域的工業巨頭。談及時下火熱的新技術,周云杰告訴記者,“我十分希望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廣泛應用到制造業轉型中,中國制造快速轉向‘中國智造’。同時,海爾已將人工智能應用到各個領域。如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海爾打造‘工業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以工業場景需求為牽引,結合自身的數據處理平臺、行業算法庫、機理模型庫等,支撐更多工業企業高質量轉型升級。”
圍繞制造業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表示,新型顯示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集成電路產業相似。雖然激光顯示產業鏈上游的四大核心器件中,以海信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已實現超短焦鏡頭和抗光屏幕的自主研發,但一些關鍵核心器件尚被國外企業壟斷,我國由于無法實現關鍵零部件自給而缺乏議價能力。
因此,賈少謙建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等國家專項中設立項目,并加大對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項目扶持力度,支持激光顯示前沿技術研發、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鏈建設工作,掌握相關基礎材料和基礎工藝,突破空間光調制器、半導體激光器等一批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實現產業鏈強鏈補鏈和自主可控。
從全球市場來看,賈少謙認為,全球激光顯示產業迎來快速增長期,產業爭奪戰全面展開。因此,必須及早布局并加大對激光顯示技術創新支持力度,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與產業創新應用生態體系,推動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及數字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也連續第三次在全國兩會上提出中國制造業全球化發展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關建議。李東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本質上是推動工業制造走向高端制造,需持續激發企業創新動力,給企業沉下心研發創造良好條件,鼓勵企業向前端領域加大資本投入。產業鏈需聯合攻克核心技術、堅持實業不動搖。”
當下,多個制造業巨頭亦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新興領域不斷拓展。全國人大代表、長虹控股集團總經理柳江建議,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關鍵技術攻關。鼓勵企業建立國家和省市級技術中心,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聯合實驗室,推動退役動力鋰電池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開發,加快突破電池放電效率掣肘,提升自動化水平。
自主創新是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每年全國兩會都會關注的話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董明珠也圍繞高質量發展、保護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提出建議。董明珠表示,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應保護創新型企業,惡意訴訟等極大破壞了自主創新氛圍,應提高門檻及成本。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定要從技術、工藝等源頭抓起,鼓勵企業持續創新投入。
作為當下制造業企業的領路人,他們以實干經驗發聲,探索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著制造業向“智能制造”堅實前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