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張連起: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 夏賓)“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道’,顯性層面就是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而隱性層面則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即行大道、明大德、謀大同?!比珖f委員、經濟學家張連起近日對中新網記者說。
他在《關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提案》中提出,要打造有夢想有情懷、引領時代潮流、制度治理型的企業,需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形成能夠引導眾多企業堅持長期主義,謀求經濟價值和社會收益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密碼”,形成能夠引領全球化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管理方案”。
張連起委員在調研時發現,有企業在管理中全面導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學明道、西學優術、中西合璧、以道御術”的企業文化管理體系,將“人品、企品、產品”三品合一,把企業打造成為一個兼具經濟與社會功能的主體。
張連起委員認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則必須堅持大道行天下,打造有夢想有情懷、引領時代潮流、制度治理型的企業;必須堅持明德篤行,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打造黨和人民最值得信賴、服務人民造福社會、遵紀守法風清氣正的企業;必須堅持大同共贏,要有涵養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胸襟和氣度,恪守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致力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充分展現全球化企業和一流企業的格局與擔當,而這些便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即行大道、明大德、謀大同。
張連起委員建議,一是在開展對標世界一流行動中,加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導和文化建設,為一流企業培根鑄魂。
二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式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作為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內容之一,以管理行動提升制造業人才的社會價值認同、技術研發的長期主義和強鏈補鏈的企業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
三是高校等理論研究機構,結合優秀企業的實踐案例和理論創新,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式現代化管理的內涵和價值,形成可復制的管理路徑,最終成為中國特色的企業現代治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是進一步引導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效應,引導更多企業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壯大,最終通過體現我國制度優勢、文化優勢,形成具有中國智慧、中國魅力、中國活力,擁有中國話語權的中國特色的企業現代治理新模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