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量自動提醒”遏制外賣浪費
□ 張淳藝
為有效制止餐飲浪費行為,3月1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中國飯店協會、中國營養學會、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等7家行業協會、學會、商會共同發出“厲行節約經營者有義務,反對浪費消費者有責任”倡議。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平臺和餐飲經營者在線上點餐環節推出“菜量自動提醒”功能,在消費者設置用餐人數后根據不同就餐情況給出菜量提示,幫助消費者進行選擇。
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外賣用戶規模已達5.4億人,在線外賣市場規模達8117億元,外賣收入占到餐飲業總收入的21.4%。然而,“外賣經濟”持續升溫的背后,餐飲浪費現象也不容忽視。在一些寫字樓的垃圾回收處,時常有外賣被吃一半、扔一半情況,浪費現象令人觸目驚心。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為遏制食品浪費,我國專門出臺了反食品浪費法,一段時間以來,各地紛紛制定反食品浪費的相關條例和制度,廣大商家普遍嚴格遵守,線下餐飲浪費現象大大減少。相比之下,外賣何以成為新的浪費“重災區”?
究其原因,外賣菜量標識不夠明確,缺乏必要提醒是重要因素。有媒體記者曾在一外賣平臺上隨機選取20家中式餐廳統計發現,其中11家在菜品說明中沒有標識原料、分量或標識不全。線下點餐時,服務員會根據人數給出菜量提示,消費者也可以向服務員詳細詢問分量、口味等細節,從而做到適量點餐。而在點外賣時,消費者看不到實物,單從商家給出的餐品圖片上也難以估計菜量。雖然消費者內心并不希望浪費食物,但為了保險起見,防止不夠吃,還是會傾向于寧多勿少,從而造成超量點餐。
在這一背景下,中消協聯合7家行業協會、學會、商會發出倡議,鼓勵餐飲外賣平臺結合動態點餐數據信息,在消費者點餐下單全流程發布提醒信息,倡導適量點餐、綠色消費;鼓勵有條件的平臺和餐飲經營者在線上點餐環節推出“菜量自動提醒”功能,在消費者設置用餐人數后根據不同就餐情況給出菜量提示,幫助消費者進行選擇。這一倡議十分及時,很有必要。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餐飲經營者的法定義務。反食品浪費法明確規定:餐飲外賣平臺應當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餐飲服務經營者通過餐飲外賣平臺提供服務的,應當在平臺頁面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分量、規格或者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否則,市場監管部門可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線上點餐推出“菜量自動提醒”功能,是對相關法律規定的進一步細化,有助于外賣平臺和餐飲經營者提示義務的落實落地,減少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有效避免超量點餐。
當然,“菜量自動提醒”不應只是單向輸出,也應注意雙向交流。外賣平臺和餐飲經營者應密切關注消費者的反饋,不斷改進配送標準、餐食包裝,積極推廣“小份菜”“半份菜”,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選擇權。同時,除了菜量提醒外,還要進一步完善精細服務,重視和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口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防止菜品不合口味造成浪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