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立“樓宇智能災害預警智庫” 助力城市安全發展
中新網成都3月16日電(楊予頔)“作為人口較為密集的一個場所,樓宇應該屬于災害預警的重要服務場所和服務對象。”16日,在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和錦樓經濟服務中心共建的“樓宇智能災害預警智庫”(以下簡稱智庫)的揭牌儀式上,減災所所長王暾如是表示。
“災害是小概率事件,2019年宜賓長寧發生地震時,成都大部分社區都裝設有地震預警裝置,讓部分在樓宇中居住的民眾提前60秒就收到了預警。”王暾說,樓宇作為城市經濟的活力窗口也是重要人員密集型場所,地震等自然災害可能波及區域內相關樓宇及人員安全,“其實不僅是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預警,我們也可以通過智庫探索如高空拋物自動監測識別的預警。這些都可以和地震預警聯動進行,形成一個集約化、統一化的一種服務和報警措施。”王暾表示,智庫將通過災害預警技術與智慧樓宇安全相結合,用數智賦能樓宇安全,以標準提質美好生活,為城市經濟的發展和百姓的安居樂業保駕護航。
據悉,智庫主要專注樓宇與災害預警,首批專家成員由39名標準編制專家、樓宇管理專家、災害預警專家、產業運營專家等構成。智庫成立后,將整合專家、企業資源,共同研究制定樓宇防震減災標準規范,積極推動災害預警作為樓宇等級評定標準之一,并在西南地區的寫字樓、產業園區、商業綜合體、社區商業、公服空間等廣泛試點,總結路徑和方法,形成工作藍本和示范標桿,向全國推廣。同時,智庫還將夯實樓宇經濟標準化“外腦智力”支撐,搭建高水平對話平臺,與災害預警領域的專家學者、高層樓宇優秀管理者共商共治,高效運用優質資源,打造安全管理的“金名片”,建設平安樓宇。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樓宇經濟百花齊放的時代,智庫的成立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為打造智慧樓宇、進行智慧資源服務、打造安全宜居的智慧城市帶來新發展思路。”成都市樓宇經濟促進會秘書長張楊波表示,在智庫專家的行業賦能引領下,在樓宇載體的共創共建參與中,樓宇經濟在完善公共安全和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水平、實現樓宇經濟新時期“樓、產、人、城”共融等方面將迎來發展新格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