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合作共識”發布
中新網北京3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鑄牢紅色育人共同體、共建人才培養新范式——延河聯盟成立四周年紀念大會日前在延安舉辦,延河聯盟九校發布“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合作共識”,“延河聯盟高校教師發展基地”正式揭牌。
本次大會由延河聯盟輪值主席高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延河聯盟秘書處高校北京理工大學協辦,延安大學承辦。
陜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蒿慧杰代表延安市委、市政府對“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成立四周年表示祝賀。他指出,聯盟各高校秉承“延安根、延河魂”的共同精神原點,全面推進優質教學資源開放共享,積極探索協同育人機制,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原書記靳諾指出,延河聯盟各高校與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始終保持著密切聯系,共同致力于延安精神的研究與宣傳,通過“延安精神進高校”等系列活動,在高等教育領域為延安精神的傳承與發展樹立了一面旗幟,產生了示范作用。在傳承延安精神與新時代人才培養中,一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人才培養的政治性;二要把握國家發展戰略需求,激發人才培養的創造力;三要立足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樹立人才培養的大局觀。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將努力發揮在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上的經驗和優勢,同延河聯盟高校一道探索延安精神在時代新人培養中的理論與實踐,為延河聯盟人才培養凝聚智慧和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百精當日主持并發布“共識”。他表示,延河聯盟高校深入總結既往四年的工作成果和工作經驗,全面梳理各高校的學科特色和資源優勢,深入研討合作機制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凝練形成“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合作共識”。“共識”聚焦“五育”并舉和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明確了延河聯盟發展新階段的中心任務和發展方向,體現出聯盟高校對高等教育事業的責任和擔當。
延河聯盟輪值主席高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指出,延河聯盟成立四年來,聯盟各高校群策群力,充分發揮育人特色和互補優勢,著力建設紅色育人共同體,在人才培養、資源共享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合作共識的發布,標志著延河聯盟構建厚植紅色基因、服務黨和人民、面向人類未來的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又邁出了扎實一步。
他強調,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新時代使命,是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的精神力量。堅持建設“五育”并舉的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是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的重要方針。涵育“經師”和“人師”統一者,是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的重要基石。
延河聯盟秘書處高校——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軍表示,教育是人才涌現的基礎和科技發展的先導,中國式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流大學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匯點和最大交集,必須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結合自身學科優勢,不斷創新發展,推動形成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體”的高校發展模式。
延安大學校長高子偉代表延安大學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鐘登華、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中央戲劇學院黨委書記徐永勝、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延安大學黨委書記張金鎖、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計勇分別發言。
會上,“延河聯盟高校教師發展基地”揭牌成立,旨在搭建追尋紅色教育家腳步的現場教學平臺,激活教師紅色育人動能,凝聚人才培養理念共識。(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