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鄉村”白谷洞:解鎖“顏值”經濟 吃飽“旅游飯”
中新網荊門3月24日電 (記者 鄒浩)仲春時節,春風煦暖,出游正當時。在位于湖北省京山市北郊2公里處,有一座名為“白谷洞”的村落,3月以來,日均迎來300余名游客。
“步步是景,處處是畫,整個村子就是一個景區。”游客黃德兵贊嘆道。這里不僅有白谷煙樹、馬刨泉、古戲樓等景點,還有特色采摘、農家樂等休閑游樂項目。
白谷洞村因境內有京山古八景之一的“白谷煙樹”而得名,烏龍河從白谷洞村貫穿而過。村民徐歡稱,曾經的白谷洞村因耕地面積不足,村民紛紛外出打工,村容村貌差。“以前的烏龍河就是條不起眼的‘臭水溝’。”徐歡說。
2018年10月,原本在廣東創業的劉攀作為“回鄉能人”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當時正值京山市美麗鄉村建設起步階段,劉攀意識到機遇來了。
4年間,全國首家鄉村VR科技體驗館,荊門市第一片都市農場、第一條鄉村自行車騎行綠道、第一個“非遺”飲食展示館等在白谷洞村相繼落成。該村還成立文旅公司,通過市場化運營,實現村企共建。如今的白谷洞村,城郊休閑經濟、夜游經濟初顯雛形,一幅水美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以前家鄉無人問津,如今卻是爭相‘打卡’的網紅點。”曾經在云南從事攝影相關工作的村民向友說,如今自己在景區上班,丈夫利用自家房屋開設農家餐廳,不僅家庭收入變多了,而且還能照看老人小孩。
數據顯示,2021年該村接待游客已達20萬人次,村民人均純收入由1.8萬元增至3.2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由5萬元增至60余萬元,全村近30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近年來,白谷洞村先后獲評湖北省美麗鄉村示范村,文化和旅游部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示范村等。
白谷洞村黨支部書記劉攀稱,該村已摸索出一套30%村民從事商業經營、30%村民從事特色農業、40%村民景區務工的“334”模式。未來,還將打造旅游康養、房車露營、叢林拓展、文創基地等,真正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