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務”“智慧服務”助上海長者“老有所養”
中新網上海4月10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上海市民政局局長蔣蕊10日在2023上海民生訪談上稱,2025年,上海市要建設17.8萬張養老床位。
上海正加強建設“家門口養老服務站”,提供各類養老“微服務”,內容包括基本的生活照料,比如“微助餐”“微日托”,以助在居民區內實現老年助餐、日間托養服務的觸手可及;此外還包括社會交往、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如“微健康”“微顧問”“微社交”“微生活”“微展廳”“微助浴”等。以前,滬上老年人可能需要步行10分鐘或15分鐘到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去享受養老服務,現在他們走個5分鐘就能在家門口獲得相關服務。
在智慧養老方面,上海市智慧養老院建設主要包括六大板塊,分別為智慧入住管理、智慧餐飲管理、智慧健康管理、智慧生活照護、智慧安全防護、智慧管理運營,涵蓋了養老院日常運營的方方面面。上海市民政局希望到2025年底,全市至少完成100家智慧養老院建設任務,其中,今年完成30家。
老年助餐服務一直備受關注,也是最受老年人歡迎的一項便民服務。近年來,上海市民政局大力推進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建設,主要是發展兩類設施:一類是集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于一體的社區長者食堂。另一類是遍布社區的老年助餐點,它不具備膳食烹飪的功能。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上海全市已經有305家社區長者食堂和1300多個老年助餐點。
而適老化改造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是通過一些“微改造”讓老人居家環境更安全,不僅能為老人獨立自主生活提供便利,還能提升他們居家養老的生活質量。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市民政局為全市超過1.3萬戶老人家庭提供了居室內部的改造,提出申請的老人家庭更是超過了2.3萬戶。據介紹,上海市民政局的產品庫里有9個大品類、300多項適老化改造的產品,小到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扶手、換鞋凳、小夜燈,大到整個廚房、衛生間的整體改造,有不同組合、不同價位的套餐可供選擇。(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