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冊制下10只新股首日“全線收漲” A股迎“重要時刻”
(經濟觀察)全面注冊制下10只新股首日“全線收漲” A股迎“重要時刻”
中新社上海4月10日電 題:全面注冊制下10只新股首日“全線收漲” A股迎“重要時刻”
作者 高志苗
滬深交易所主板注冊制首批10家企業10日“鳴鑼敲鐘”上市,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在中國A股正式落地,市場迎來重要時刻。截至收盤,10只新股全線收漲,其中中電港收盤報38.2元人民幣,較發行價大漲近221.55%。
從“試點”到“全面實行”
2018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宣告試點注冊制的來臨,2019年7月,首批科創板公司登陸上交所,承擔起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試驗田”的使命。經過探索,試點注冊制“星星之火”得以“燎原”,2020年8月,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正式落地;2021年11月,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并同步試點注冊制;2023年2月,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
“全面實行注冊制是涉及資本市場全局的重大改革。”中國證監會2月表示,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試點注冊制總體上是成功的,主要制度規則經受住了市場檢驗,改革成效得到了市場認可。“全面實行注冊制制度規則的發布實施,標志著注冊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標志著注冊制推廣到全市場和各類公開發行股票行為,在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注冊制改革由試點到全面鋪開是“水到渠成”的結果。華鑫證券私募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傅子恒告訴中新社記者,全面注冊制標志著中國上市公司準入機制正式跨入成熟階段。這對資本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也表示,全面實行注冊制改革大幅強化了資本市場的投融資功能,顯著完善了資本市場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機制,打通了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之間的循環。
“資本賦能”打造“行業龍頭”
據了解,首批主板注冊制10家公司分屬于八大行業(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分別是機械設備、商貿零售、基礎化工、建筑裝飾、美容護理、電子、醫藥生物、煤炭領域。長期扎根并深耕行業,持續打造核心競爭優勢,使得這些企業領跑行業發展。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告訴記者,主板上市企業大多屬于行業龍頭,通過IPO(首次公開募股)上市融資,有助于擴大公司融資渠道,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為企業中長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包括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持續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新上市的10家公司分屬不同行業,其共同點是基本素質與業績普遍良好,上市首日股價也給予了積極反映。”傅子恒說,“企業上市成為公眾公司,接受市場監督和檢驗,同時也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可以成為公司持續發展的推動力。”
從改革“試驗田”到“深水區”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在首批企業上市儀式上指出,4年多的探索實踐穩健而富有成效,既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也讓一大批高成長性的硬科技企業脫穎而出。注冊制從“試驗田”走向“全市場”,必將有力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改革進入“深水區”,接下來如何進一步優化?注冊制是讓符合政策方向和經濟轉型的企業上報材料注冊上市,對于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要及時退市。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不能讓市場再次出現一些“不死鳥”,這樣中國A股就會有優勝劣汰的機制,不斷過濾,讓好公司留在市場上。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教授沈紅波也認為,后續需要加快清理“僵尸類”上市公司,采用轉板上市的方式,推動轉板退市。“加強懲罰是一方面,更關鍵是提高IPO上市的質量要求,加快轉板退市步伐。”
傅子恒強調,未來應當繼續在重要監管環節下功夫,持續做好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管,促使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披露做到及時、準確、全面、完整,這是市場“自主選擇”、資源“自發配置”的前提和關鍵。此外,建立嚴格依法、依規退市機制,減少市場有效資源的無效配置和浪費,對市場投資行為進行理性的預期引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