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高科技展品亮相2023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
中新網廣州4月19日電 (記者 王堅)超寫實虛擬人、巡檢機器人、無人機云臺燈、機器人咖啡亭、高純石英材料、AR衍射光波導、數字病理圖像分析系統等高科技展品亮相18日至19日在廣州舉行的“奮楫勇進推動灣區高質量發展”——2023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下稱“創新生態大會”),吸引了眾多科技迷“打卡”。
創新生態大會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旨在通過政府引導,匯聚粵港澳大灣區高校院所、科技企業、投融資機構、服務機構等各領域專家,融合政策、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打造一站式創新、創業、創投資源交流合作平臺,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生態。
走進會場,“高科技·硬科技主題展”琳瑯滿目的高科技展品吸引了不少“粉絲”現場參與互動體驗。該展覽分為智能裝備展區、新材料與光電展區和數字經濟展區,展品來自廣納四維、紫為云科技、梅傲科技等19家“高精尖”技術企業,重點展示元宇宙、人工智能、納米等高科技,讓參會人員現場體驗大灣區前沿科技成果。
據介紹,創新生態大會包含“走進大院大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匯聚各方要素,共建大灣區創新生態”50人閉門會議,2022年廣州市科技服務示范機構“以賽促評”頒獎,新思辨、新布局、新發展——要素賦能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高科技·硬科技主題展等八大亮點環節。
“大會讓我們與眾多大院大所、高校、金融機構、企業、服務機構齊聚一堂,聚焦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力促創新要素有機融合。”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弓鴻午說。
創新生態大會現場,“走進大院大所”系列活動啟動。該系列活動將通過整合各類要素“走進”大院大所,加強大院大所與區域產業、企業之間的合作,不斷整合科研機構和高新科技企業資源,充分發揮大院大所和企業各自優勢,加強應用技術賦能創新創造創業,讓“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走進大院大所’更多的是要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讓更多的企業和投資機構、服務機構、技術轉移機構等創新要素參與進來。”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秦海鷗表示,該中心通過數字化整合數萬家科技企業數據,對企業的技術需求、創新能力、科創屬性做出評價,同時提前把大院大所的技術成果梳理成冊,包括技術、產品、應用場景、產業化等,進行精準對接。
此外,活動現場還舉辦了2022年廣州市科技服務示范機構“以賽促評”頒獎儀式,該賽事總獎金最高1000萬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