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光:守護好“國寶”紅樹林 高質量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中新網廣州4月19日電 題:陳俊光:守護好“國寶”紅樹林 高質量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作者 程景偉 林蔭
紅樹林,素有“海上森林”“海洋衛士”之稱。這種扎根于海岸潮間帶的胎生木本植物,既可防風消浪,又能凈化海水,還為魚蝦鳥類提供棲息之所。
“紅樹林是‘國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日前,廣東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俊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東將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全面提升林草濕生態系統質量和服務功能,協同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生態畫卷,讓綠美生態成為普惠的民生福祉,推動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樣板。
保護有力,共筑“紅樹林之城”
位于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湖光鎮的金牛島紅樹林片區,如同一片“海上森林”。在這里,紅樹林的滿目蒼翠,讓人心曠神怡。人們走木橋,乘綠舟,觀飛鳥,相當愜意。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葦稱,保護區內的紅樹林生態修復以自然恢復為主,加上適當的人工干預,讓紅樹林長得更好?!敖窈笪乙^續提高專業素養和管理能力,提升紅樹林保護的精準性與科學性,為紅樹林保護作出貢獻?!睆埲斦f。
沿海之濱,海風輕拂,綠樹搖曳,鳥鳴陣陣。湛江現已成為廣東大力保護紅樹林的一個縮影,為廣東省乃至國內紅樹林保護修復提供了更多典型經驗和案例。
近年來,湛江以建設“紅樹林之城”為抓手,加強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和集中連片修復,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據介紹,目前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0278.8公頃,其中紅樹林有林面積7228公頃,占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33%,是中國紅樹林面積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
20多年來,湛江種植了將近1500公頃的紅樹林,給更多生物提供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調查顯示,湛江記錄到的鳥類種類從2002年的194種提高到今年的312種。
多措并舉,“國寶”紅樹林保護成效顯著
作為全國紅樹林分布面積最大的省份和紅樹林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廣東現有紅樹林1.06萬公頃,占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39.3%;紅樹植物18科24屬27種,占全國紅樹植物種類的73%。全省沿海14個地級及地級以上市均有紅樹林分布,其中湛江雷州半島、陽江程村灣、江門鎮海灣、珠海淇澳島、惠州考洲洋等區域較為集中。
“作為林業生態建設工作者,唯有堅定扛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政治責任,用行動詮釋對廣東生態文明建設的使命擔當。”陳俊光如是說。
陳俊光介紹,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林業局共同印發《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規劃》,進行了系統的部署,為科學提高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全面提升沿海生態安全保障能力、有序增強藍碳生態系統建設提供了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廣東已建立以紅樹林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際重要濕地3處、省級重要濕地2處。有紅樹林分布的自然保護地47個,以紅樹林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5個、國家濕地公園6個。
陸海統籌,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靚麗名片
陳俊光表示,廣東將積極探索建設陸海統籌的秀美山川,全面提升紅樹林等濕地生態系統質量和服務功能,將紅樹林保護修復打造成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靚麗名片,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廣東貢獻。
同時,廣東將全力支持深圳建設“國際紅樹林中心”,支持中國(深圳)紅樹林濕地博物館建設,完善國際紅樹林中心硬件設施;積極拓展紅樹林保護修復國際交流合作,聯合舉辦國際性、區域性紅樹林保護論壇等。
按照《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規劃》,廣東統籌完善紅樹林保護修復機制、系統強化紅樹林整體保護、科學實施紅樹林營造修復等七大任務,深入實施紅樹林保護工程、紅樹林質量提升工程、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創建工程等六大重點工程。
該規劃提出,到2025年,廣東將營造紅樹林5500公頃,修復紅樹林2500公頃,建立4個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紅樹林保有量達到1.61萬公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