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錄成大寫意作品展亮相國博 展現絲路精神文化魅力
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潘旭臨)“浩然東方——張錄成大寫意作品展”22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通過展示藝術家張錄成立足華夏文脈、融匯絲路精神的大寫意繪畫作品,深刻闡釋大寫意藝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系,引導廣大觀眾在大寫意藝術的自由生命力中,感受源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恒久魅力。
大寫意是中國畫的重要表現形式,以草書入畫,注重主觀情感表達。需創作者具備扎實的書法功底,深厚的文化閱歷,并在筆墨技巧中注入激情與意趣,在磊落而無意的揮灑中,形成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大氣勢”“大境界”“大格局”。大寫意藝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以潑墨著稱的畫家王洽,明代畫家徐渭則開創了大寫意的第一座高峰,清代八大山人、石濤等將大寫意自由抒寫的精神發揚光大,形成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本次展覽以藝術家張錄成的大寫意作品為主線,按照“虬姿恒立”“古道生靈”兩個單元,共展出張錄成作品20余幅,其中不乏其代表作《生命》《塔克拉瑪干野駝》《奔向新時代》等。展覽作品從古絲綢之路上的胡楊、駱駝、馬、牛等為表現對象,展現了張錄成創作重墨粗筆、自由抒寫的全新美學圖式,通過群體奔涌的藝術物象,以及源于絲路古道的雄渾壯闊,深刻反映當下大寫意繪畫創作突破傳統筆墨語言、繪畫境界、繪畫美學的創作狀態,以及大寫意藝術飽含的時代精神與個性風采。
據了解,張錄成生長在絲綢之路重鎮酒泉,從幼年在家鄉酒泉觀摩敦煌壁畫,到青年在新疆的草原石人前輾轉流連,不斷獲取藝術創作的靈感,后在新疆軍區長期從事美術創作工作,其間先后在中央美院、中國畫研究院(現中國國家畫院)等藝術院所進修學習,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通過對絲路文化40余年的深入研究,他的作品展現了古絲綢之路上文明交匯的盛景、如山似海的群馬、頂天立地的胡楊,血性蓬發的野牛,形成了獨特的絲路大寫意繪畫風格。(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