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問題、搭建平臺……讓科研成果加速落地“跑”進市場
天津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努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創新動能。
天津在開展主題教育的過程中,堅持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貫通起來,有機融合、一體推進。
在天津,坐落著56所高校,以及一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科研機構。新形勢下,如何讓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從高校實驗室、科研機構的實驗臺上走出來?科技成果如何真正與產業制造深度融合,轉化為新產品?圍繞這些領域,天津市科技局最近制定了專項課題,走進高校院所進行調研。
天津市科技局成果處處長 梁傳輝:在成果轉化方面還有什么新的一些想法和問題?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研究員 王愷:希望架起一個橋。現在有時候我們是攥著技術,而別人了解不到,所以這個平臺很重要。
走訪調研中發現,當前,還存在著一些科研成果不能與市場有效銜接的情況。科技局把大家反映的問題整理成清單,專項整改方案也在加快研究出臺。
天津市科技局成果處處長 梁傳輝:比如說針對高校科技成果作價投資等具體操作的難題,我們將細化工作指引,讓科研人員好操作、會操作。比如針對科研人員對市場不了解的問題,我們將搭平臺,建供需發單機制,充分發揮技術經理人和市場化機制的作用,組織對接活動。
天津還搭建平臺,推動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本月,以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為依托,匯聚中試驗證平臺、科創企業、金融投資的天開高教科創園就將正式開園。這兩天,科技局的調研人員來到這里,了解園區企業訴求,進一步優化政策服務。
天開高教科創園科創企業負責人 張振杰:就是這個儀器的共享,我覺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作為這個初創企業的話,就是很多儀器沒有辦法買那么全。
針對大家提出的問題,科技局計劃將更多高校、醫院的實驗儀器納入園區共享平臺,同時對園區企業使用儀器,給予資金支持。
接下來,科技局還將聚焦天津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和科技創新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持續開展調查研究,不斷提高政策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
天津市科技局一級巡視員 張桂華: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真正將主題教育的學習成效體現到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以及人才鏈的深度融合上,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