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鎮改市觀察:龍港“老年友好”社會如何“進補”?
中新網溫州5月11日電 (張益聰)11日,記者從浙江溫州龍港市社會事業局獲悉,截至2023年4月,該市已成功打造三園、西橋等4家“老年友好”社區,并且華中社區、中對口社區被評為2022年溫州市“老年友好”樣板社區,其中,華中社區入圍浙江省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初選名單。
近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迅速,造就了一批大體量的特大鎮。為幫助該類城鎮突破體制瓶頸,撤鎮改市應運而生,而龍港則成為率先突破“成長煩惱”的城鎮。
2019年,龍港完成“鎮改市”,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盆“冷水”。浙江省委巡視反饋提出,龍港市在產業“低小散”,以及“一老一小”等民生問題上存在諸多短板,而老年養老資源、設施不足也是其中之一。
就龍港而言,立足“老年友好”社會建設,弱項短板該如何“進補”?
自龍港“新生”以來,該市從社區最小單元出發,通過補短板、提服務、塑品牌等舉措,全力打造老年友好型“頤養之城”。
在補短板方面,龍港積極構建“社區+民辦”社會養老服務體系,高標準推進康養聯合體建設、智慧養老院,以及老年食堂改造提升等9大省市民生實事項目。
截至目前,龍港全域擁有養老服務機構15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增加至74家,全面拓寬健康養老資源覆蓋面。
與此同時,龍港從心理、生理兩健康入手,一方面,整合“銀齡”資源,合力打造老年大學、老干部大學、沿江銀齡教育示范帶等;另一方面,加快“高端”康養中心、“中高端”四大醫養中心,以及社會福利中心建設,積極推進老年醫療機構和設施建設。
截至目前,龍港老年文化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擁有實際開課運營的老年學堂16個,學員總人數達2100余人。
2022年,龍港醫療康養開啟精耕細作,全力推進云巖、蘆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建工程,還規劃設置養老護理床位,并同步探索人員統籌使用機制和兩慢病服藥政策,進一步強化總院責任,完善組織服務體系。另外,龍港市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順利通過溫州市級驗收。
在深耕社區服務的同時,龍港致力于將服務落實到個人,開展“配送智能手環”等行動,并年度投入近200萬元資金,為低保、特困、獨居老年人和百歲老人提供上門免費洗澡、理發、心理慰藉等服務。
至此,龍港“老年友好”社區建設初具成效,面向“頤養之城”的全面升級開始“加載”。
數據顯示,2022年,龍港組織線下、線上養老人才招聘會46場、招引大學生5865人,完成職業技能人才培訓16298人次,培訓養老院長15人次、護理員573人次,新增持證養老護理員100人……直觀來說,該市每萬名老年人可配備持證養老護理員達到30人。
人才先行之后,龍港圍繞“居家+社區機構+智慧養老”新模式,在華中、中對口、三園、西橋社區先試先行,發動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本地鄉賢力量,遞出“暖食無憂”“鄰里互助”“智慧頤養”“敬孝舒心”四張金名片,深入推進“老年友好”城市品牌塑造。
未來,在保障現有成果實現成效轉化的基礎上,龍港將跳出“倚老賣老”思維,建設“老年友好”社會,全面推進老年教育融合發展,積極探索類似“銀齡跨越數字鴻溝”等新型課程,并進一步將“老年友好”理念融入廣域公共服務建設當中,形成更深化的惠民效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