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民勤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民眾“憂居” 變“優居”
中新網蘭州5月16日電(戴文昌 田鵬鶴)5月中旬,記者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蘇武鎮三合村看到,該村因地制宜打造本土鄉風特色,房屋色調采用青磚白墻,住宅整體風貌將“門勒、琉璃瓦、街門樓”等傳統元素融入建筑風格,彰顯民勤傳統文化,留住“鄉愁愿景”的民眾盡享安居樂業。
近年來,蘇武鎮為保護自然生態,助推當地經濟發展,幫助民眾擺脫環境束縛,搭建安全屏障,該鎮緊抓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利好政策和重大機遇,實施三合村避險搬遷建設項目,規劃建設住宅184套。
蘇武鎮黨委書記張有輝介紹說,截至目前,三合村一期新房已全部搬遷入住,二期工程已完成基礎開挖84套。下一步,蘇武鎮將嚴把工程質量,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為民眾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讓民眾“搬得放心,住得舒心”。
蘇武鎮落實“一戶一宅、占新騰舊”政策要求,做實做細民眾思想工作,確保舊房按期拆除。實現了民眾思想由“要我搬”到“我要搬”的轉變。
“政府在修建新農村的同時,還為配套建設了養殖暖棚,保障了我們的收入,現在環境面貌改善了,生活品質提高了,各方面條件都比以前好了很多,感到非常高興。”三合村村民眾馬國江對記者說,現在和以前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臟、亂、差的現象基本沒有了,雜草、垃圾也少見了,屋子和巷道整齊很多,環境變好了,走到哪心里頭都很敞亮。
據了解,蘇武鎮通過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建設,極大改善民眾住房面貌,提高民眾生活品質。為三合村一期配套建成養殖暖棚64座,二期規劃新建養殖暖棚120座,累計建成日光溫室82座,計劃利用3至5年實現“一戶兩棚”目標(一座養殖暖棚、一座日光溫室)。2023年規劃實施高標準農田3400畝,保障民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