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鐵聯運,一票直達—— 荊沙鐵路貨運量 實現六連增
6月6日,荊州港旺港碼頭機聲隆隆,裝卸車輛川流不息。泊位上,從江蘇連云港駛來的貨輪新送來2.7萬噸鐵礦石。這些鐵礦石將通過碼頭鐵路專用線實現“江轉鐵”,經荊沙鐵路匯入焦柳鐵路,隨后交付給陜鋼集團漢中鋼鐵公司。
荊沙鐵路是連接焦柳鐵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的重要貨運通道,也是我省第一條地方鐵路,1989年建成通車后一度發揮重要作用,后來受制于貨源、路網等先天不足漸被冷落,2013年起連續虧損。
“當時鐵路沒有和港口連為一體,江轉鐵、鐵轉江,都只能望江興嘆!”荊州地方鐵路公司副總工程師李春華回憶,最困難的時候,公司收入不夠發工資,職工走了近三分之一。
“必須跳出荊州謀發展!”2014年,荊州地方鐵路公司籌措3300萬元,將鐵路從沙市南站延伸到碼頭,探索鐵水聯運。
經過考察,荊州地方鐵路公司發現從巴西、澳大利亞進口運往陜西漢中的鐵礦石,可以走長江轉荊沙鐵路,而且運費每噸便宜40元!該公司負責人滿懷信心地找到陜鋼集團自薦,此后兩年間8次登門拜訪,結果卻被重慶果園港簽下了訂單。
轉機在一個月后出現。由于走重慶水路運輸需要45天,陜鋼集團將5000噸鐵礦石運輸任務交給荊州地方鐵路公司,嘗試從荊州鐵水聯運,但要求運輸方墊付鐵路、水路運費,每月至少2000萬元。
錢從哪里來?運費能不能收回?荊州地方鐵路公司權衡再三,硬著頭皮簽了合同,并通過職工集資湊齊資金,最終僅用12天便完成了運輸任務。至此,公司打響鐵水聯運“第一槍”,各路訂單紛至沓來。
曾經的貨到付款等無奈之舉,也升格為“一票直達、一票結算”服務模式,從接單到交貨,客戶只需一次委托、一次結算,中間海、江、鐵、公等轉運手續、費用全部由荊州地方鐵路公司先行承擔。
“線路優、價格低、服務好”,荊州地方鐵路公司朋友圈越來越大,貨物從鐵礦石擴大到煤炭、鋼鐵、化肥、糧食等大宗商品,輻射陜西、甘肅、新疆、湖南、江蘇等地,建起了橫跨東、中、西部,聯接海、江、鐵等運輸方式的多式聯運鏈條。
從2017年至2022年,荊沙鐵路運量從133萬噸增長至761萬噸,運輸收入從8755萬元增長到4.66億元,雙雙實現6連增;今年1至3月完成總運量200.8萬噸,同比增長20%。利潤連續5年過千萬元,最近兩年突破2000萬元。員工工資增長3倍,人數從370多人增長到580多人。
今年3月,漢中鋼鐵、南陽特鋼等公司與荊州地方鐵路公司簽訂運輸協議,繼續加大了荊沙鐵路多式聯運的市場份額。
“沒有鐵水聯運,就沒有公司的今天。”李春華感慨說,目前公司已修建7條鐵路專用線,隨著國能長源荊州熱電公司鐵路專用線二期、疏港鐵路等工程加速推進,公司鐵、水聯運能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