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國企穩步推進“A拆A” 政策有望持續助力
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6月13日,神火股份公告擬籌劃分拆控股子公司神隆寶鼎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是年內披露分拆上市的第14個項目,也是又一例由地方國企發起的項目。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6月14日,今年以來A股首次披露分拆上市項目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同期。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伴隨著多層次市場體系日益完善,科創板和創業板為具有戰略性新興屬性的公司提供更為友好的融資環境,使分拆上市成為上市公司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路徑與工具。
央國企“A拆A”項目
穩步增加
“A拆A”是指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或資產,以其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子公司的形式,在境內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或實現重組上市的行為。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孫念瑞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上市公司產業發展暨分拆上市論壇上表示,分拆上市對于拓寬上市公司直接融資渠道、分拆存量資產、重塑上市母公司及擬上市子公司估值體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助力上市公司構建高質量發展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自2019年末“A拆A”政策全面落地以來,央國企一直是推進分拆上市項目的重要力量。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分拆上市政策實施3年多來,A股上市公司發布相關項目的數量已經超過百起,其中,扣除終止分拆項目,由央國企推進的項目數量占比超過一半。
特別是今年以來,央國企“A拆A”項目穩步增加。截至目前,年內共有14個A股分拆上市項目首次對外披露,超過2022年和2021年同期。其中,6個項目來自央國企。
從既往案例來看,分拆上市的審核重點主要集中于公司與母公司之間的獨立性問題,包括業務上、技術上、人員上、業務獲取能力等方面是否具有“獨立性”,是否與母公司存在關聯交易等。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莎表示,從整體看,今年以來,央國企資產證券化進程已經提速。
戰略性新興產業
單獨分拆上市成主流
今年以來央國企首次披露的“A拆A”項目,涉及智能制造、通訊、能源服務等行業領域,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數據顯示,近5年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投資增速超過20%。2023年,國務院國資委提出,要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布局力度,強化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高端制造業布局,力爭當年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今年一季度,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超30%,約占全部投資比重的四分之一。
“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資金支持,要加快推進戰略新興產業業務與資本市場的融合發展,推進戰略新興產業IPO是客觀需要。”周麗莎說,這符合《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的“做強做優一批、調整盤活一批、培育儲備一批”總體思路。
中泰證券策略研究負責人徐馳對記者表示,展望后期,布局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央國企龍頭或受益明顯,主要涉及數字經濟、半導體、芯片相關產業鏈和高端制造業等行業領域。
政策有望持續助力
近年來“A拆A”項目數量漸多與政策助力密不可分。華民投創始合伙人崔斌認為,2019年至今是“A拆A”市場環境基本成熟、監管框架基本成形的階段。伴隨著多層次市場體系日益完善,科創板和創業板為具有戰略性新興屬性的公司提供更為友好的融資環境,使分拆上市成為上市公司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路徑與工具。
從拆分上市后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自2019年12月份以來,A股市場上已有24家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實現IPO上市。記者注意到,銳捷網絡、瑞泰新材的總市值已經超過母公司,而廈鎢新能、成大生物、天瑪智控、中科江南等公司總市值也超過母公司的50%。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研究員、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對記者表示,加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信號明確,考慮到央企集團業務多元化,央國企的分拆上市必然還將繼續穩步推進,將持續為資本市場提供優質標的。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翁梓馳也認為,央國企擁有較多優質且符合分拆上市標準的戰略性資源。對于已經整體上市的央國企來說,分拆上市有助于優化國企資產結構,更有助于國企整體估值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