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 上海市三大先導產業總規模擬達1.8萬億元
中新網上海6月15日電 (謝夢圓)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也是上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物質基礎。15日下午,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出臺,提出實施6大行動、22項重點任務,著力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全力打造高端制造業增長極。
《行動計劃》明確了主要目標。到2025年,“2+(3+6)+(4+5)”(“2”是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綠色低碳兩大轉型,“3+6”是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和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4+5”是搶先布局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四大新賽道產業和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五大未來產業方向)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夯實,工業增加值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以上。圍繞高端制造引領功能、自主創新策源水平、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企業發展活力和競爭力等方面,提出細分指標,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5%、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總規模達到1.8萬億元、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力爭達到360臺/萬人等。
《行動計劃》提出,要推動三大先導產業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打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2個五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一批細分領域千億級產業。
該計劃還在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節能降碳、“引育并舉”推動企業成長等方面進行布局。重點任務包括:打造20家標桿性智能工廠、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廠;每年淘汰落后產能500項左右;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每年實施攻關項目100個以上;新增15家產值超過100億元的制造業企業,動態培育50家左右龍頭企業,加快引進制造業總部,滾動培育一批“獨角獸”“瞪羚”等科技型企業,市級“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0000家……
會上表示,上海具有發展實體經濟、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基礎和堅定決心,將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高地與世界級產業集群,誠邀海內外優秀企業、創新創業人才共同把握發展新機遇。(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