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計扣除激發企業創新動能
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企業戶數和金額分別占全部研發企業的65.4%、83%,與2022年相比,享受戶數占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簡而言之,就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對企業發生的研發支出,除可以按實際支出的金額扣除外,還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多扣除一定比例。這就意味著企業研發投入越多,能夠減免的稅費也就越多。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是我國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政策措施,也是國際上鼓勵企業創新投入的通行政策手段。”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黃運介紹,今年3月份,國家將符合條件行業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統一提高到100%的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對穩定政策預期、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了解,稅務總局會同財政部按照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原有10月份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和年度匯算清繳兩個時段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基礎上,再新增7月預繳申報期作為政策享受時點,進一步提前讓企業獲得政策實惠。
從7月份政策落實情況看,全國共有30.8萬戶企業提前辦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可享受減免稅額約2300億元。民營企業享受加計扣除的戶數和金額占比分別達94.3%和76.6%,在享受加計扣除金額最多的前100戶企業中,有80戶為民營企業,前10戶企業則全部都是民營企業。“這反映出民營企業既是科技創新活動的‘主力軍’,也是國家政策支持的主要受益者。”黃運表示。
上半年,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合計享受加計扣除企業戶數、金額占全部研發企業的94.6%、94.5%,是政策享受的前三大行業,與2022年相比,分別提高了2個和1.3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企業享受戶數、金額占全部研發企業的56.7%、61.8%。
“發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作用,對推動制造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實現數字技術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李旭紅表示,通過稅收優惠激發企業創新動能,將進一步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內需的恢復和擴大。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7%和8.8%,其中二季度同比分別增長11.5%和11.4%,較一季度分別提高1.7個和5.4個百分點。
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社科學院經濟系主任韓燕表示,對于企業而言,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經濟資源的投入,又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尤其需要財稅政策的支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激勵效果非常突出,很好體現了精準施策。”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政策落實和調研中我們還發現,仍有部分納稅人因各種原因未及時在7月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黃運表示,為進一步拓寬政策紅利惠及面,稅務部門將為納稅人開通在8月份、9月份變更第二季度預繳申報表,讓其能補充享受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更好釋放政策助力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效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