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賽事如何成為發展招牌
近日,2023年海南(文昌)鄉鎮排球聯賽在“中國排球之鄉”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鎮舉行,吸引超過48萬人次觀賽。
一段時間以來,類似這樣的比賽,在海南和其他地方還有不少,也都吸引了大量群眾和慕名而來的游客。很多鄉村因此走紅。這得益于當今互聯網傳播渠道的快捷,讓一個個鄉村賽事活動插上互聯網翅膀飛到了網絡大舞臺。更重要的是,鄉村賽事展現了鄉村生活的原生態自然美和新時代鄉村新氣象。鄉村賽事走紅,還在于城里人和游客希望借此契機回到鄉村、回到田園,在觀賽的同時親近自然,感受鄉村生活樂趣。另外,鄉村賽事走紅,也形成了一張張鄉村文旅新名片,讓鄉村聲名遠播乃至全國亮相。
同時也要看到,要保持鄉村賽事活動熱度,延續賽事期間的客流量,變成鄉村發展的招牌,還需多方發力。
首先要因地制宜做文章,打造和培育地方特色文旅品牌。鄉村賽事的爆火走紅,并非一日之功,是這些鄉村有著長期舉辦體育賽事的優良傳統。各地發展鄉村經濟,不能簡單復制模仿,搞千篇一律式體育賽事,要結合本地實際走適合當地發展的文旅產業新業態。對于已經知名的鄉村,要不被流量裹挾,不急于求成,保留“鄉土味”和公益情結,防止因過度商業化沖淡了活動初衷。要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發展之路。
其次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振興整體發展動能。不斷加強和完善鄉村體育場地場館建設,讓更多村民和游客參與其中,享受鄉村文體活動帶來的樂趣,變村民唱獨角戲為村民游客唱合唱。要聚焦“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著力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狀況,滿足游客旅游觀光的消費需求。
再次要探索融合發展模式,做好“體育+”文章。以體育或文藝賽事為抓手,促進體育、旅游、文化等融合發展,進一步做好“體育+文化”“體育+旅游”等“體育+”文章,推動文體資源的有效利用、轉化,讓鄉村賽事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
最后要加大政策扶持,形成政府搭臺、群眾唱戲的良好局面。各地應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大對鄉村文旅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和資金傾斜,打造和培育更多明星賽事和示范鄉村,讓鄉村賽事成為鄉村振興的亮麗名片。
潘世鵬
(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