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不斷推進基層衛生人才增量提質 解決基層人才短缺問題
中新網廣州9月21日電 (記者 蔡敏婕)衛生人才是推進醫療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汪洪濱21日在廣州表示,該省主要通過“重投入”“重激勵”“重幫扶”三個層面不斷推進基層衛生人才增量提質。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當天在廣州舉行發布會,介紹推進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落地見效有關情況。
2022年,廣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總數34.5萬人,比2020年增加了11.7%,每萬人全科醫生數從3.12增長至3.66。
今年4月發布的《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廣東實施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強基工程,提升基層衛生人員服務能力和專業素養,通過持續通過定向培養、轉崗培訓、在崗培訓、對口幫扶、專項招聘等措施,解決基層人才短缺問題。
汪洪濱表示,廣東省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將訂單定向農村大學生招收規模擴大至每年2360名。此外,實施“百名衛生首席專家下基層計劃”,面向全國選聘100名首席專家,擔任47間中心衛生院的學術帶頭人。加強全科醫生培訓,每年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培養全科醫生3000名以上。
為激勵更多衛生健康人才到基層發展,廣東不僅率先推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資金補助方案,還出臺“本科及以上學歷,經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后到基層工作的醫師,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粵東西北緊缺專業聘中級后、在基層連續工作滿10年,可申報直接認定副高職稱”等多項傾斜政策。
與此同時,為提高基層醫療水平,廣東組織73家三甲醫院“組團式”幫扶113家縣級公立醫院。啟動新一輪“強基”行動,實施大學生村醫專項計劃,實施珠三角地區對口幫扶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組織萬名醫師下鄉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層服務的能力。
“26年來,我一步一個腳印提升自己,目的就是把自己的醫療水平提升上去,為村民看好病。”來自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橫河鎮盧屋村的盧炳華是一名村醫,他在會議上表示,經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如今他已是一名副主任醫師,“因為只有擁有扎實的技術,才能贏得鄉親們的信任”。
盧炳華說,近年來,廣東當地對基層人才都有財政補貼,而且逐年增加,同時,基層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使用基本藥物都可以獲得財政補助。“有時候村里人經常開玩笑問我‘你都是專家了,會不會到城里的大醫院去啊?’我想,我的根兒在這,我熱愛這片土地,我還要繼續守護好鄉親們的健康。”他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