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道路恢復工程已全面開工
受“23·7”極端強降雨引發的洪水、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影響,門頭溝區28條縣級以上公路損毀嚴重
門頭溝道路恢復工程已全面開工
10月12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門頭溝公路分局了解到,受“23·7”極端強降雨引發的洪水、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影響,門頭溝區28條縣級以上普通公路發生了嚴重損毀,目前這些道路的恢復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按照計劃,魯坨路、石擔路等8條道路的恢復工程年底前將完工。
施工范圍
恢復工程涉及28條縣級以上公路
在門頭溝山區的道路上,隨處可見施工人員、工程機械,一些路段由于通行條件有限,雙向車輛必須在施工值守人員的引導下交錯通行。
門頭溝公路分局按照“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開展道路救災恢復重建工程,目前,2000余名管理人員、務工人員,400余臺套機械設備已投入使用。
據了解,此次“道路救災恢復重建工程”范圍很廣,共涉及28條縣級以上公路,恢復重建里程167公里,路基填方116萬方、挖方94萬方;下擋墻修復64萬方;上邊坡防護28萬平方米;瀝青混凝土攤鋪55萬平方米;重建橋梁9座共3282平方米。9月30日,恢復工程28條道路全面開工建設。
門頭溝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副科長范虎彪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完成路基修復工程片石混凝土澆筑10.5萬方,路基填方3.3萬方,路基挖方17.5萬方,完成總工程量8%。
為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門頭溝公路分局建立了多方聯動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近期,基礎清理開挖、擋墻基礎開槽、基礎模板安裝和混凝土澆筑等擋墻工程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交通部門提醒,由于施工會采取臨時導行措施,建議市民提前關注施工路段提示信息,遵從施工周邊的交通引導,保證來往安全。
施工現場
部分損毀路段需要重建路肩、擋墻
12日上午,記者在正在修復的109國道上看到,從擔禮隧道向北,沿著永定河東側的公路正在封閉施工,這里原先是109國道的一段出京方向的單行線,受此前暴雨洪災影響,路基損毀嚴重,左側路肩、擋墻幾乎被完全沖毀。為了避免社會車輛誤入,在這一路段的起點處,交管部門設置了管控崗位,對過往車輛進行疏導。
在施工現場,人員往來忙碌,機械運轉不停,距離公路幾十米就是河道,洪災后混濁的河水,如今已逐漸變得清澈,水的流速很快,但河道內依舊有大量碎石堆積。
現場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段公路需要修復的里程為360米,需要重建路肩、擋墻。目前,擋墻的基礎施工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墻身的施工,已完成此段落50%的工作量。這一區段施工時間緊、任務重,還要克服臨河作業水位高、基礎開挖排水、周邊道路車流量大等困難,他們安排人員實行三班倒,采取“施工現場不停工,機械、材料不中斷”策略,制定嚴密的施工進度計劃,嚴格按照施工規范,確保工程質量。
此外,一些正在修復中的道路還需要克服各工序、各專業之間交叉施工的難題。記者在清千路起點處看到,工人們正在協力配合搭建混凝土擋墻。現場施工負責人表示,這一段需要修復的道路涉及專業多、分布緊湊,電力、水務各工序、各專業之間交叉施工,組織和協調難度大,特別是還有一些保障居民用電、供暖的工程,也與道路修復工程有重疊。他們已經與有關部門加強了協調,保障道路修復與民生保障兩不誤。
施工進展
魯坨路等8條道路預計年內完工
記者從門頭溝公路分局了解到,門頭溝區域內因洪災受損的公路已經全部恢復通行,目前正處于修復施工階段,因此需要協調好道路通行與施工修復兩方面的工作。
據了解,對于損壞程度較輕、對群眾生產生活影響較大的魯坨路、上燕路、108國道京昆線、雙黃路、達洪路、石擔路、石擔路聯絡線、張馬路8個項目,門頭溝公路分局提出“加速設計施工、一次性恢復到位”,計劃于2023年12月底前完工。
對于受損較嚴重的20個項目,例如109國道、234國道、清千路、下安路等,門頭溝公路分局要求施工作業做到“標準統一、形象統一、資料統一、質量創優、安全可控”,計劃于2024年5月底前全部完工。
門頭溝公路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公路分局將全力推進28條縣級以上道路的救災恢復重建工程,分秒必爭,爭取早日再現門頭溝區暢安舒美的路域環境和綠水青山的美麗景象。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