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收紅包”,先收后退也不該鼓勵
在很多醫院都明令禁止醫護人員收紅包的當下,廣東湛江西南醫院卻“逆向而行”,明確獎勵醫生先收后退患者紅包,引發了爭議。
據廣州日報報道,西南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院確實出臺了獎勵醫護“收紅包”的措施,凡收紅包后上繳的,都按每個紅包100元予以獎勵。自2023年4月份開始實行獎勵措施以來,至今已獎勵了8名“收紅包”的醫護人員,共發出獎金2300元,“這樣更有利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減輕患者及其家屬和醫務人員的心理負擔”。
眾所周知,醫生“收紅包”行為,一直飽受詬病,不僅加劇了醫患矛盾,更敗壞了社會風氣。有關部門出臺各種措施,禁止醫生以任何方式收受患者紅包。
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患者給醫生塞紅包。究其原因,不過是患者擔心醫生不盡心盡力治療,“花錢買心安”。在此情形下,倘若醫護人員直接拒收紅包,反倒會讓一些患者或家屬感到焦慮。
而先將紅包收下再上繳醫院退給患者,已成為不少醫護人員處理紅包的方式。西南醫院此舉,也是借鑒了這種方式,“先收后退”既照顧了病患情緒,又讓醫護人員不違規,初衷無疑是好的。
但以獎勵的方式鼓勵醫護人員“先收后退”,也不妥。因為,就像其他行業從業者必須遵守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一樣,不收紅包也是對每個醫護人員的剛性要求。對一種毋庸置疑、必須做到的底線行為,卻給予獎勵,其實是一種謬賞。
反過來看,患者明知送紅包不對,卻依然送紅包求心安,還是源于過往“紅包”文化下,患者對醫院醫生的不信任。如果放任甚至鼓勵這樣的“紅包潛規則”,醫患關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諧”。而這也才是最需要醫院及相關部門正視的。
從更長遠角度看,患者送紅包焦慮背后還反映出爭奪有限優質醫療資源的心理。對此,則應持續加大公共醫療資源供給,建設有技術有能力又風清氣正的醫務工作者隊伍,從根本上改善緊張的醫患關系。
□劉予涵(職員)
來源:新京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