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進博會)自貿金改鋪就發展“高速路” 企業高管共話“駕駛感”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電(記者 李姝徵)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5日開幕。當日,在以“金融改革創新促進自貿試驗區提升”為主題的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分論壇上,多位企業高管表示,金融改革鋪就的發展“高速路”,正為自貿區不斷注入活力。
在自貿區金融改革鋪就的發展“高速路”上,企業“駕駛感”如何?
先正達集團執行董事、總會計師楊林表示,就在今年8月,借助自貿區跨境金融,先正達集團利用中國金融機構在海外分支機構以海外融資、人民幣融資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完成了一筆銀團貸款。
伴隨自貿區金融改革的推進,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度”持續提升。自貿區率先創設自由貿易(FT)賬戶,實現本外幣一體化賬戶內自由兌換,打通企業境外融資渠道。
官方數據顯示,上海已經開設14.4萬個自由貿易賬戶,辦理跨境結算142萬億元人民幣,支持企業獲得本外幣融資折合人民幣約2.8萬億元。與此同時,自貿區還率先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跨境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等系列改革試點,持續優化跨境人民幣和外匯管理業務。
“一個企業的發展與壯大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楊林表示,借助中國國內政策的支持,先正達進入中國市場之后發展迅速。“現在我們要把融資盡可能向人民幣偏移。今年先正達把50多億美元的資金從其他貨幣結構調整為人民幣結構。”楊林說。
持續壓縮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完全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等領域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市場準入不斷擴大……在金融改革的創新之路上,自貿區不斷取得新突破。
“中國自貿區極大地鼓勵了外商投資,特別是通過修訂自貿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減少了對外商投資的限制,擴大了更多行業和領域的準入。”路易達孚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高啟當日在論壇現場表示,自貿區的建立,有效加快了雙向開放,既涉及期貨市場又涉及大宗商品,逐步與國際市場進行接軌。“為路易達孚等投資者提供了有效的交易方式和可選擇的交割平臺。將高價值的大宗商品引入了中國。”高啟說。
高啟介紹,今年9月,路易達孚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富凌食品科技產業園在廣州南沙正式落成開業。目前,路易達孚還在江蘇等地區建設類似項目,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高啟說,早在1973年,路易達孚就與中國企業進行合作。“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們見證了中國商業環境的穩步開放和發展,造就了廣闊而充滿活力的市場,釋放了需求潛力,為全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