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峰會新觀察:“數字之光”如何改變你我?
中新網烏鎮11月8日電(奚金燕)十年一秩,每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就像一扇“時空之門”,一項項領先科技成果、一個個前沿應用場景,從這里出發,加速走向人們未來生活。
11月8日,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啟幕,“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也再度開啟“未來之境”。這束光又將如何改變你我?記者進行了深度“追光”。
AI中醫把脈展位前,只需掃碼后將手掌放至智能中醫體檢儀,等待片刻就能得到初步的檢測報告和飲食建議;未來智能飲吧里,機械臂接到指令,短時間內就將咖啡從出餐口送出;AI心理健康動態監測展位前,只需對著攝像頭2分鐘,就可以得到一份心理健康快篩報告……
今年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記者發現,參展的不少產品顯得更加“接地氣”,各種生活元素與前沿科技緊密交織,讓人對AI時代充滿憧憬。
AI不僅改變生活,更深刻改變著傳統產業。在深圖智能展位,展位負責人吳偲偲為記者演示了一款應用于服裝產業的生成式AI軟件。“拖進去一張靈感圖,語音輸入關鍵詞,比如小香風、學院風,就可以自動生成多款服裝版式,甚至還可以選擇輔料,更直觀地看到成品圖。”其表示,有了AI賦能,服裝企業可以有效實現降本增效
展會上,從隨處可見的“交互式數字人”,可以看到AI技術的火熱。在浪潮智能展位,一位加油站的服務型數字人吸引了不少關注。“這位數字人集成人臉識別、手勢識別控制、聲音克隆等AI算法,可以代替真人員工和用戶溝通。”展位負責人王培元表示,智能交互AI數字人可低成本、大量復制應用,在鄉村及偏遠地區,可解決服務資源不足問題。
從本屆展會不難看出,數字技術越來越“高”,應用的門檻卻越來越“低”,尤其是AI技術,早已從概念加速走進生活,成為普通人觸手可及的工具和助手。瞄準AI新賽道,不少企業正在蓄勢發力。記者了解到,展會期間,工業富聯與Intel聯合發布下一代先進散熱技術,旨在突破當前液冷技術的極限,為不斷增長的AI算力需求提供先進散熱解決方案。目前已完成先進性散熱系統的設計、開發和測試驗證。
近十年來,數字化浪潮加速推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大模型層出不窮,AI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然而作為最具顛覆性的新興技術之一,人工智能給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紅利,也伴生諸多風險挑戰。本屆峰會上,人工智能發展治理成為焦點。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認為,要想讓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行各業落地應用,真正實現人工智能的普惠,還有一些現實問題有待解決,尤其是如何在解放生產力、帶來便捷的同時,保護隱私、數據安全的問題。
楊元慶表示,隨著數字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合力營造包容、普惠的數字世界成為當務之急。混合式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的廣泛落地應用,將推動“智能”普惠,大大促進數字經濟跟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構建開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經濟、智慧經濟發展環境。
從前沿科技展示到共話數字治理,走進當下的烏鎮,就如同走進“未來之境”,也讓人“預見”一個包容、普惠、有韌性的數字世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IB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阿爾溫德克里希納:構建人工智能生態系統 助力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首席執行官洪曜莊:中國催生新商業模式 推動加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
-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前沿技術正重塑世界 各方應攜手跨越鴻溝共建命運共同體
- 余秋雨再訪寧波天一閣 攜好友捐贈16米書法長卷
- 數字烏鎮之變:“觸網”十年 不止水鄉
- 【理響中國】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讓青春在實踐中綻放
- 江西搭建中俄地方經貿合作平臺 冀深化合作
- “老動批”蝶變“金科新區” 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五周年成果展舉行
- 臺商峰會為臺胞臺企帶來新機遇:看好海南自貿港“獨一無二”的好政策
- “文科匯”助力北京市文化園區建設“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