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首次嘗試衛星遙感實時監測林火
中新網內蒙古大興安嶺11月19日電 (記者 張瑋)19日,記者從內蒙古森工集團獲悉,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首次嘗試衛星遙感實時監測林火。
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是中國最北、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地域最冷的泰加林原始林區。這里是大興安嶺的北起點,黑龍江的源頭,生態功能區總面積947702公頃,是寒溫帶生物的基因庫。作為夏季雷電火的多發區域,森林雷電火的早期預警一直是北部原始林區森林防滅火工作的難題。
近日,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利用空、天、地一體化預警指揮平臺,開展森林火災衛星實時監測試驗。此次實驗活動,在20米×20米的正方形范圍布置了20余處火點,模擬過火面積為400平方米。20分鐘內,衛星發現熱點,平臺發布火點精確坐標、地理位置、燃燒面積等預警信息。
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官方稱,此次通過衛星遙感實時監測,利用空、天、地一體化預警指揮平臺發布預警信息,可極大改善北部原始林區瞭望塔數量不足,監測存在盲區死角的現狀,從理論上做到林火監測全覆蓋。特別是對于境外火的監測,因邊境線15公里范圍內無法設立防火瞭望塔,單純依靠人為觀測境外火是否入侵,難以做出有效判斷。通過衛星遙感實時監測,可及時掌握火情動態,為防范境外火入侵提供有效信息。
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發官方表示,此次實驗是該局成立以來對森林雷電火實時監測的首次嘗試,預計明年進入春季防火期正式投入使用。同時,將針對衛星遙感、無人機監測、遠程監控、地面巡護的圖像、數據整合等工作,進行充分驗證,最終實現林火監測的實時預警、撲火作戰可視化指揮。(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