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下 藥農“忙并快樂著”
坐落于大別山主峰天堂寨腳下的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鎮,自然條件適宜部分中藥材生長。今年初冬,這里的藥農們“忙并快樂著”。只要不下雨,大家白天在地里挖回成熟的天麻、茯苓,趕在天色擦黑前,運到鎮上的大別山道地藥材產業園鮮貨交易市場售賣。
這里的天麻、茯苓等中藥材種植產業,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在村民的摸索與當地政府的因勢利導下發展起來,并漸成規模。近年來,九資河茯苓年產量達到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天麻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里的農戶們種植的中藥材產量、質量雖不錯,收益卻不高。
“一個顯著的問題是缺乏集中交易市場,農戶們沒有議價權?!痹诰刨Y河鎮羅家畈村,種了20多年中藥材的方永貴回憶,以往每到天麻、茯苓成熟季節,藥農們在地里等外地商販來收購,如果賣不掉就只能爛在地里。由于交易不集中、價格不透明,面對壓價與價格壟斷,農戶們吃虧是常事。
今年,羅田縣積極爭取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資金,瞄準補齊中藥材育苗、種植、加工、流通、品牌推廣全產業鏈短板,建設大別山道地藥材產業園。今年10月15日開張的鮮貨交易市場是產業園項目之一。市場每天上午9點開門,晚上則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自開張以來,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藥商穿梭在3800平方米的交易區內,交易聲此起彼伏,通常要到凌晨才打烊。
“藥農們翹首以盼。這意味著,全鎮的藥材交易由分散轉為集中,藥農們不用再‘漫跑’問價、‘拔河’講價,而是以種植品質決定售賣價格?!狈接蕾F說。開市當天,2000多名本地藥農進場售賣,來自陜西、安徽、云南以及省內的200多名客商云集于此,當日成交額突破2500萬元。
交易市場建起來后,每天都有藥商來選貨。場內,按村劃分有交易區域,每天傍晚,一袋袋剛采挖出的新鮮天麻運及至此,藥農們忙著裝袋、上稱、核價。“今年天麻行情好,4兩以上的大個頭每斤能賣到16元?!泵扛粢粌商欤刨Y河鎮邱家塆村31歲的羅康都要來市場轉轉。
2018年,羅康從深圳返鄉創業,種植了十多畝天麻、近5畝茯苓,這兩年還開起一家中藥材小型加工廠、一家網店,“有了這個市場,一是價格公開透明,方便就近及時售賣自家中藥材;二是方便貨比三家,省卻了以往翻山越嶺收購,可以快速高效采購到合適的中藥材回去加工”。
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將天麻納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這讓羅康對發展前景充滿期待:“藥食同源”將明顯增加市場對鮮麻的需求;同時,鎮上鮮貨交易市場的建成是家鄉大力完善中藥材產業鏈的第一步。
羅田縣副縣長張衛兵介紹,大別山道地藥材產業園完全建成后,可為羅田藥農提供道地藥材交易、生產加工、檢驗檢測、技能培訓、金融服務、冷庫租賃、展示銷售、藥食體驗等一站式服務,“這將提升羅田縣中藥材市場競爭力和道地藥材在全國藥材市場中的議價能力”。
眼下,九資河鎮正按照“中藥材種植+產地加工+精深加工+康養+旅游”的發展理念,依托大別山中藥材產業園,通過藥旅融合帶動鄉村振興。廣闊前景也給小鎮的中藥材加工企業帶來了發展底氣。九資河正光藥業公司總經理馮政光介紹,公司新近研發的茯苓營養羹、破壁茯苓粉等產品,實現了茯苓從“論噸賣”到“論克賣”的轉變,毛利率得以大幅提升。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通訊員 陳欽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