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人工智能大賽決賽賦能AI發展
中新網深圳12月13日電(記者 王堅)第四屆全國人工智能大賽決賽頒獎典禮12日在深圳鵬城實驗室落幕。該大賽以賽事為牽引,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現人才,經過數月的激烈角逐,三支成績優異的團隊分別在“AI+無線通信”“AI+視覺特征編碼”和“AI+視頻質量評價”三大賽道奪冠。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賽競賽委員會、評審委員會主席于全介紹,此屆大賽吸引了海內外逾7000支隊伍參賽。該大賽緊緊圍繞重大科研需求,在賽題難度設置上層層遞進,優中選優,讓賽題有特色、有難度、有水平。同時,通過大賽的牽引,也為國產AI平臺提供了更多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極大地推動了國產AI平臺的生態建設,從而促進全國各地人工智能的基礎發展。
據了解,該大賽在前三屆的基礎上,第四屆大賽立足于國際視野,設置“AI+視覺特征編碼”“AI+無線通信”和“AI+視頻質量評價”三大賽道,分別面向人工智能、通信、智能視覺、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應用等領域技術人才與創新團隊發布具有挑戰性的賽題。
其中,“AI+視頻質量評價”賽道是本屆新設的全球首個面向廣色域、高幀率、高比特數4K超高清視頻壓縮質量評價的人工智能賽道,比賽要求采用更高格式視頻序列和更專業的主觀標簽數據集,挖掘準確性高、魯棒性強的AI評價算法,提供視頻傳輸分發質量,保障視聽媒體用戶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此屆大賽通過啟智社區AI協作平臺接入中國算力網成都智能算中心、中原智算中心和“鵬城云腦II”節點,為比賽提供環境支持。決賽階段,為保障比賽的有效開展,“鵬城云腦II”全程為選手提供充沛的NPU算力資源和競賽環境。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表示,作為科技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鏈接平臺,該大賽在促進產學研融合、推動多項成果落地等方面成效顯著。他希望充分發揮大賽以賽引才,以賽促研,以賽促產的作用,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實現更大的應用突破和持續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生態的良性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